[发明专利]一种在方舱类建筑中生成动线规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1011.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孟达;安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 | 陈庭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舱类 建筑 生成 线规 方法 | ||
1.一种在方舱类建筑中生成动线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方舱的基本坐标和方舱四面的相通性,判断方舱与方舱的相通性;
步骤二:结合相通性和方舱挪动的权重,构建一个有权多边有向图;
步骤三:通过Dijkstra算法求出约束条件下的各种类型的最短动线规划路径;
通过该算法对为人员和物流最短路径问题进行求解,该算法将有向图G的顶点集合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S;
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U,
3.1):集合S中只有一个起点方舱s,而集合U包括了除了起点S以外的其他顶点,且U中的顶点距离为“起点s到该顶点的权重距离”,若顶点之间无相连,则他们之间的距离无限大;
3.2)从U中选出距离最近的点p,将顶点p加入集合S中,同时从U中移除顶点p;
3.3)由于选出了新的顶点p,更新U中各个顶点到起点s的最短距离以及每个最短距离所经过的顶点;
3.4)重复步骤3.3)和步骤3.2),直到遍历完所有顶点;
步骤四:通过Dijkstra算法得到起点到终点最短路径所经过的方舱,映射到布局图中计算出最短路径坐标;
所述步骤一中的判断方舱间的相通性操作为算法遍历布局图中的每一个方舱,并对其四条边上的相邻的其他方舱是否连通并进行记录,其算法步骤如下:(1)遍历当前布局图中的每一个方舱i;(2)得出方舱i的基本信息;(3)遍历当前布局图中的每一个方舱j;(4)得出方舱j的基本信息;(5)如果方舱j在方舱i的四边中一边有交集同时方舱接触的边都能够连通,则方舱j连通方舱i,否则方舱j不连通方舱i;
所述步骤二中的构建一个有权多边有向图的算法步骤如下:1)初始化一个多边有向图;2)遍历布局图中每一个方舱i;3)遍历步骤一中与方舱i相通的每一个方舱j;4)在满足约束条件和不交叉感染的情况下,加入方舱i到方舱j的权重有向边到G中;
一对方舱之间相通性的具体判别方法如下,已知方舱A的左上角坐标为,宽长为,角度为以及在0度角时四边的开口状态,同理,能够得到方舱B的的基本信息,对方舱A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判定,是否与B相通;判断方舱A与方舱B是否相通的方法如下:如果,同时水平方向A与B之间有交集,同时B的下沿通行和A的上沿通行,判断方舱A和方舱B相通,则从方舱A移动到方舱B;如果,同时水平方向A与B之间有交集,同时B的上沿通行和A的下沿通行,判断方舱A和方舱B相通,则从方舱A移动到方舱B;如果,同时垂直方向A与B有交集,同时B的右边通行和A的左边通行,判断方舱A和方舱B相通,则从方舱A 移动到方舱B,如果,同时垂直方向A与B有交集,同时B的左边通行和A的右边通行,判断方舱A和方舱B相通,则从方舱A移动到方舱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方舱类建筑中生成动线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最短路径经过的方舱,其途径坐标即为医护人员、病患和物资的动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0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器组件的加电装置
- 下一篇:全景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