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炭化室焦炉用自调节荒煤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0142.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武良辰;武兆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8 | 分类号: | B01D47/08;C10B5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化 焦炉 调节 煤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炭化室焦炉用自调节荒煤气装置,包括上升管、桥管、集气管、一体式水封阀、第一喷嘴、第二喷嘴;所述桥管,一端连接上升管,另一端沿垂直方向,与一体式水封阀上端相连接;一体式水封阀,底部与集气管顶部相连通,一体式水封阀内部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顶部,另一端延伸到桥管内部,一体式水封阀包括喷头座;第一喷嘴,通过螺纹连接在桥管一端,喷嘴包括基体和突起;第二喷嘴,设置有多组,沿圆周周向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一体式水封阀表面的喷头座上。该装置,能够在往碳化室装煤时,集气管利用负压充分地将粗煤气吸入,从而减少了粗煤气的逸散,达到降尘、除尘的效果,也能减少设备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炭化室焦炉用自调节荒煤气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集气管主要是用来收集炭化室内部的因煤燃烧后所产生的荒煤气,它的管内压力值是非常重要的炼焦工艺参数,其数值大小是由焦炉各个炭化室内部当前实际压力所决定。集气管压力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焦饼产品的质量,同时影响着焦炉上空的空气质量。一旦焦炉单炭化室内压力过大,就会使烟尘、荒煤气及有害气体从炉门盖或者炭化室密封处逸出,而这种荒煤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成份,它不仅危害着在岗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污染着焦炉周边的大气环境。目前焦炉集气管压力调节方式为粗放式,其效果比较差,煤气回收率很低,有害气体被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
一部分厂家或企业采用焦炉水封阀进行了改善上述的问题,但是常规使用的焦炉用水封阀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蓄水槽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很容易造成拉杆的固定螺母松动,且三根拉杆螺母松动位移不同,造成不平衡出现偏斜。当偏斜到一定角度,拉杆中部将会与法兰盘直角边长期发生摩擦,且阀芯及控制杆的推力主要集中在受磨的拉杆上,造成该拉杆断裂。(2)蓄水槽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螺纹加工后表面光洁度及螺纹根部强度都会有一定程度降低。而现场工况下,荒煤气内含有的部分腐蚀性成分以及喷洒的氨水的渗透腐蚀,特别是螺纹根部。长期运行后,腐蚀深度加重,强度大幅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将造成该拉杆断裂。
另外,在焦化行业中大多采用高压氨水进行消烟装煤,氨水喷洒时可以采用高压喷洒和低压喷洒,有的焦炉中使用低压氨水喷洒时,将来自焦炉的荒煤气经过上升管—桥管—集气管,在集气管处用循环氨水喷洒,煤气被冷却。用高压氨水生产向炭化室导煤气时,使大量荒煤气外溢喷洒时,造成上升管内形成负压,使得荒煤气及烟尘由炭化室经上升管、桥管吸入集气管内,以避免荒煤气从机侧装煤口处溢出。但是,存在由于喷洒氨水或者高速水流时,喷洒环境处于焦炉生产过程中,烟尘等物体比较多,容易造成喷堵,影响生产进程,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炭化室焦炉用自调节荒煤气装置,种单炭化室焦炉用自调节荒煤气装置,包括上升管、桥管、集气管、一体式水封阀、第一喷嘴、第二喷嘴;所述桥管,一端连接上升管,另一端沿垂直方向,与一体式水封阀上端相连接;
所述一体式水封阀,底部与集气管顶部相连通,一体式水封阀内部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顶部,另一端延伸到桥管内部,一体式水封阀包括喷头座;
所述第一喷嘴,通过螺纹连接在桥管一端,喷嘴包括基体和突起;所述基体设置为内侧壁为螺纹结构的空心筒体,突起设置为沿旋转角度螺旋盘旋在基体外侧壁楞型结构;基体外表面设置有多组突起,每组之间间隔、不连接;
所述第二喷嘴,设置有多组,沿圆周周向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一体式水封阀表面的喷头座上,每一组第二喷嘴均设置包括底部为一定高度的平面结构、螺旋突起结构、挡止部;其中所述螺旋突起结构,设置为两组,每一组沿平面结构上表面沿对称方向,间隔地不接触地交叉,右旋倾斜设置;所述挡止部,设置为与螺旋突起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为螺旋突起结构前端向平面结构中心轴线处的弧形延伸结构,所述挡止部内侧面与螺旋突起结构内侧面相对位置设置为一垂直方向的开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终端
- 下一篇:鞋的鞋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