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浴废水热能梯级利用的双源供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9712.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乾;许婉婷;王登云;雷洁;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D17/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浴 废水 热能 梯级 利用 供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洗浴废水热能梯级利用的双源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热水箱(5)、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循环加热水箱(14)、空气源热泵机组(16)和贮热水箱(19);
自来水进水端(7)分别管道连通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进水端和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进水端;
所述废热水箱(5)的出水端管道连通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进水端;
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出水端分别管道连通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进水端和所述贮热水箱(19)的进水端;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6)的出水端分别管道连通所述贮热水箱(19)的进水端和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进水端;
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出水端管道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6)的进水端;
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包括预热换热器(8)、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和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
预热换热器(8)包括废热水换热通道(81)和清水换热通道(82);废热水箱(5)经止回阀、污水泵(6)和第一电磁阀(V1)与废热水换热通道(81)相连接,自来水进水管经止回阀和第二电磁阀(V2)与清水换热通道(82)相连接;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的冷凝器入口与预热换热器(8)中的清水换热通道(82)的出口相连接,蒸发器入口与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的蒸发器出口相连接;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的冷凝器入口与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的冷凝器出口相连接,蒸发器入口与预热换热器(8)中的废热水换热通道(81)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的预热换热器(8)中的废热水换热通道(81)和清水换热通道(82)的换热温差均为13-15℃左右;所述的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和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蒸发器的换热温差为7-9℃左右、冷凝器的换热温差为7-9℃左右;
当废热水箱(5)中存在废热水时,清水依次流经预热换热器(8)的清水换热通道(82)、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的冷凝器、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的冷凝器实现被加热;
废热水流经预热换热器(8)的废热水换热通道(81)、第二污水源热泵机组(10)的蒸发侧、第一污水源热泵机组(9)的蒸发侧实现被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水箱(5)向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V1);
所述自来水进水端(7)向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V2);
所述自来水进水端(7)向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V3);
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废水排出端设有第四电磁阀(V4);
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向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6)的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五电磁阀(V5);
所述贮热水箱(19)向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的供水管路上设有第六电磁阀(V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水箱(5)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废热水箱(5)内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51);
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循环加热水箱(14)内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141);
所述总污水源热泵机组(80)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6)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7);
所述贮热水箱(19)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贮热水箱(19)内水温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91)和用于检测所述贮热水箱(19)内液位的第三液位传感器(1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7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