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8762.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明;李设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A61M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奇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液 净化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材料,包括吸附树脂微球,吸附树脂微球上固载有人参皂苷,吸附树脂微球具有多孔结构,其平均孔径为3‑20nm。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合成吸附树脂微球;吸附树脂微球的改性,改性的方式为双键环氧化改性或苯环氯甲基化改性;固载人参皂苷。通过在吸附树脂微球上固载人参皂苷,一方面,吸附树脂微球的孔径结构与目标吸附化疗药物分子大小匹配,可实现其对化疗药物的相对特异性吸附能力;另一方面,人参皂苷具有抗菌作用,可降低血源性感染的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其在血液净化领域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的吸附材料,对化疗药物的吸附清除率达90%以上,溶血率小于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离和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药物中毒比例大幅度上升,禁用杀鼠剂群体中毒事件多,有机溶剂职业性急性中毒事件发生频繁等,导致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中毒事件增多,因此,在采用传统内科治疗的同时,如何更快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成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癌症是目前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癌细胞,毒性大,副作用明显,化疗治疗后存在化疗药物残留偏高的情况。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诸如恶心呕吐、口干舌燥、食欲缺乏、手脚麻木、毛发脱落、血细胞减少等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治疗。过量的化疗药物会对肿瘤患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通过吸附材料可清除化疗患者体内过量的化疗药物,降低其化疗药物浓度,进而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人参皂苷是一类固醇类化合物,又称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人参属药材中。人参皂苷被视为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研究的目标。目前,尚无将人参皂苷用于制备吸附材料的相关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包括吸附树脂微球,所述吸附树脂微球上固载有人参皂苷,所述吸附树脂微球具有多孔结构,其平均孔径为3-20nm。
本发明通过控制吸附树脂微球的平均孔径为3-20nm,使其能够匹配目标吸附化疗药物分子大小,以实现其对化疗药物的相对特异性吸附能力。同时,人参皂苷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抑制VEGF活性及其信号的传导途径,抑制血管外基质降解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在抗肿瘤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除去抗肿瘤作用外,人参皂苷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延缓衰老等作用。本发明通过化学键固载人参皂苷,可有效降低药物残留的风险,并可起到抗菌作用,降低血源性感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吸附材料在血液净化领域应用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附树脂微球的制备原料包括苯乙烯、水溶性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和分散剂。
具体地,溶有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疏水性单体苯乙烯与水溶性单体在机械搅拌、分散剂和致孔剂的作用下,其中致孔剂呈小液滴的状态存在于单体油球流涕中使树脂内成孔,单体分散成油珠液滴,并悬浮于水中进行悬浮聚合反应交联成微球,从而制得吸附树脂微球。
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吸附树脂微球的制备原料的质量配比,具体地,按重量份计为:苯乙烯和交联剂的总量100份,致孔剂100-500份,水溶性单体0.1-5 份,引发剂为0.1-5份,分散剂2-8份,所述交联剂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4-4: 1,各原料间协同作用,以制备兼具吸附性能及溶血性能的基础吸附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醋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选用带有两个双键的物质,优选为二乙烯基苯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