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6855.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韦廷丰;韦锡宏;温和彬;林泳汕;刘元想;韦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7/08 | 分类号: | G04B37/08;G04G1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智能 手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智能手表,包括表壳和底座,所述表壳的底端呈开口状,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于表壳的底端,所述底座顶端设有用于插设至表壳内部的环形插套,所述环形插套的高度与表壳内部深度一致,且环形插套的外侧侧壁与表壳内侧侧壁之间呈轴向密封布置,所述环形插套内侧的表壳内部设有阻隔套。本发明通过在表壳的内侧设有阻隔套,并在阻隔套的内部盖设有内层防护盖,利用阻隔套将表壳的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则智能手表的内部具有内层防护盖、阻隔套和底座三重隔水密封效果,且由于SIM卡安装槽布置于内层防护盖上,更换或安装SIM卡时拆卸底座即可完成,但拆卸底座不影响内层防护盖内部的密封性,从而提升智能手表开盖后的防潮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某些还处于样品测试阶段,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
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的零部件相较于普通的手表更为精密,所以大多数的智能手表都会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目前,现有的防水智能手表为了提升防水性,一般都会使用到密封件(密封圈)对手表的连接部位起到密封的作用,但由于密封件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封件会因为老化或者产生位移损坏造成防水性能降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密封区间的防水智能手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智能手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智能手表,包括表壳和底座,所述表壳的底端呈开口状,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于表壳的底端,所述底座顶端设有用于插设至表壳内部的环形插套,所述环形插套的高度与表壳内部深度一致,且环形插套的外侧侧壁与表壳内侧侧壁之间呈轴向密封布置,所述环形插套内侧的表壳内部设有阻隔套,所述阻隔套的外侧侧壁与环形插套的内侧侧壁之间呈轴向密封布置,所述阻隔套与表壳之间形成用于插设环形插套使用的插槽,所述环形插套外侧壁与内侧壁远离底座一侧的边缘位置处皆设有密封圈一,所述表壳内侧壁上对称布置有一对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底端延伸至表壳边缘侧壁位置处,所述阻隔套的外侧壁上均匀对称布置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底端延伸至阻隔套边缘侧壁位置处,进气槽顶端的高度大于排气槽顶端的高度,且阻隔套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气槽与阻隔套内侧的缺口,所述进气槽与排气槽的宽度皆由内到外递增,所述环形插套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气槽相适配的密封导向块一,所述环形插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进气槽相适配的密封导向块二,所述阻隔套的底端盖设有内层防护盖,所述阻隔套的内侧壁呈阶梯孔状,所述内层防护盖的顶端设有与阻隔套内侧壁相适配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侧壁呈光滑状,所述密封套外侧壁的横截面呈阶梯状,且密封套相邻两个相互垂直的外侧壁上皆设有密封圈二,所述内层防护盖的底端设有SIM卡安装槽,SIM卡安装槽部位的内层防护盖顶端设有金属引脚,且SIM卡安装槽一侧的内层防护盖上贯穿有用于阻隔套内部排气密封使用的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于内层防护盖上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部位的内层防护盖底端呈管状凸起,所述排气孔的底端安装有密封盘,密封盘与排气孔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盘的轴心位置处设有螺杆,且排气孔的内部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表壳的底端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内螺纹孔,且底座的边缘侧壁位置处均匀贯穿有与内螺纹孔相对齐的沉头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挤压内层防护盖使用的挤压框,所述挤压框的内侧对称布置有一对与SIM卡安装槽相对齐的挤压块。
优选的,所述SIM卡安装槽一侧的内层防护盖上铰接有拉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