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膜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108.5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娜;徐远雄;葛翔;黄雯晶;许克稳;江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纳普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青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20094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膜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有下述步骤:S1、将经过预处理的所述制膜废水通入带有细菌的缺氧部进行处理;S2、将所述缺氧部处理后的所述制膜废水通入安装有MBR平板膜组件的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S3、将所述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中的混合液送回所述缺氧部,同时所述制膜废水在所述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样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生物反应技术以及结合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相较于一般的制膜废水处理方法不仅取消了价格昂贵且尚未规模化应用的等离子处理技术,同时药剂投加量也得到了减少,药剂成本降低,有效解决了制膜废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膜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膜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在废水资源化、产品精制分离等产业中体现出巨大潜力。随着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制膜企业也在日趋增多,然而膜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水,该废水具有COD值较高,毒性较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若将此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引起水质恶化,抑制微生物活性,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中国专利201310319712.5公开一种制备超滤膜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中国专利201711158995.4公开一种UF制膜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循环处理装置。
上述两个发明专利中均用到了等离子处理技术,而等离子处理技术往往需要进行高昂的设备投资,并且需要用到大量的双氧水、硫酸亚铁等药剂,药剂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导致吨水处理成本提高,间接增加了制膜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制膜废水处理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制膜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制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有下述步骤:S1、将经过预处理的所述制膜废水通入带有细菌的缺氧部进行处理;S2、将所述缺氧部处理后的所述制膜废水通入安装有MBR平板膜组件的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S3、将所述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中的混合液送回所述缺氧部,同时所述制膜废水在所述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步骤,对制膜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脱氮及降解,达到生物脱氮的效果。同时提高了缺氧部中的微生物浓度,提高了缺氧部的生物反应效率,该处理方法通过采用生物反应技术以及结合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相较于一般的制膜废水处理方法不仅取消了价格昂贵且尚未规模化应用的等离子处理技术,同时药剂投加量也得到了减少,药剂成本降低,有效解决了制膜废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利于降低水处理设备吨水投资成本和吨水处理成本,进而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较佳地,所述缺氧部中所述细菌包括反硝化细菌,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集成式膜生物反应部中的所述混合液中包括好氧微生物以及休眠状态的厌氧微生物。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步骤,采用生物反应技术利于减少药剂投加量,药剂成本降低,有效解决了制膜废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之间,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11、对所述制膜废水进行曝气处理。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步骤,曝气处理利于提高废水中微生物的浓度,增加菌群数量和种类。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01、对所述制膜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步骤,水解酸化处理将水中的有机物从大分子转换为小分子,便于后续反硝化菌的吸收利用以及利于后续的好氧微生物处理。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01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02、使用铁碳微电解填料对所述制膜废水进行电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纳普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青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纳普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青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