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4815.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路程;叶名;逄晨宏;李思敏;王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滤池 废水处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池、进水泵、动态膜处理池、气泵和出水池,所述进水池的出水口经过所述进水泵与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动态膜处理池内低于所述入水口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滤网的位置,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池反洗废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位列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资源短缺,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节约水成为当代的主题之一。给水厂内生产废水占到生产总量的3%-8%,其中滤池反洗废水又占大部分,这部分水由于含有较大浓度的N、P和颗粒物等原因,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回用,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废水处理措施成为一项难点。
目前给水厂内常用的反洗废水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离心过滤、气浮等传统方法以及近年来较为新型的膜过滤方法。传统方法如混凝沉淀、溶气气浮等能够较好的去处废水中的悬浮物,但对于去除废水中N、P和有机物等没有很好效果。利用膜过滤方法能够很好的去处废水中的细微颗粒物、细菌等,但是微滤膜和超滤膜的使用成本较高,而且易引起膜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去除废水中N、P以及有机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池、进水泵、动态膜处理池、气泵和出水池,所述进水池的出水口经过所述进水泵与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动态膜处理池内低于所述入水口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滤网的位置,所述动态膜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池的入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池设有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孔径为48μm。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滤池反洗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废水加入进水池,添加一定量的硅藻土至进水池并搅拌,其中硅藻土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加入0.2-0.6g硅藻土;
B、启动进水泵,将小于动态膜处理池有效容积的废水泵入动态膜处理池后,关闭进水泵,启动空气泵,使废水反复通过滤网,直至在滤网上形成动态膜滤层;
C、再次打开进水泵,使废水持续泵入动态膜处理池,并打开动态膜处理池的出水口开关,废水经动态膜滤层过滤后从动态膜处理池的出水口流入出水池;
D、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滤网达到预设压力时,将反应器内废水排净后,利用空气泵进行反冲洗,将动态膜滤层及负载在所述动态膜滤层上的滤渣冲洗掉落,作为污泥进行处理,之后重复步骤A-C直至处理完全部废水。
进一步地,步骤D所述预设压力是80k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减少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作为一种较为集中的、全面的处理方法,能充分利用废水中的污泥颗粒物和有机物等,在动态膜反应器中进行再生,这些颗粒物在滤网上形成膜层后,通过动态膜的吸附作用以及动态膜中微生物的作用(如厌氧释磷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将废水中氨氮、P和有机物等有效去除,能够更加高效、节能的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中硅藻土的浓度为0.6mg/L,0.4 mg/L,0.2 mg/L,0.1mg/L和0 mg/L时,动态膜系统对氨氮、TP和有机物的去除是不同的,其中当进水中硅藻土的浓度为0.6 mg/L时,动态膜系统处理废水的效率是最高的,30分钟内氨氮去除率在50%左右,TP的去除率能在60%以上,COD的去除率更能达到80%以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