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4595.3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姜虹;徐天意;周韧;王杰;曹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套管 封堵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包括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机构(3),所述套筒(2)的顶部表面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4),所述套筒(2)与挡板(1)的安装面开设有排气槽(5),所述排气槽(5)的内壁设置有密封机构(6),所述挡板(1)的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粘结层(7),所述粘结层(7)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堵头(8),所述套筒(2)通过排气槽(5)与橡胶堵头(8)流体连通,所述充气机构(3)用于使橡胶堵头(8)膨胀;
所述密封机构(6)包括安装块(601),所述排气槽(5)的内壁对称安装有两组安装块(601),两组安装块(601)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转杆(602),所述转杆(602)的表面安装有连接块(603),两组所述连接块(603)相对的一端安装有密闭板(604),所述密闭板(604)的底部表面安装有立杆(607),所述密闭板(604)的底部表面安装有横板(605),所述横板(605)与排气槽(5)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606),所述密闭板(604)通过连接块(603)与转杆(602)转动安装,且两组安装块(60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块(603)相适配的活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包括活塞(301),所述套筒(2)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塞(301),所述套筒(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302),所述第一连杆(302)的底端安装有挡块(303),所述活塞(30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杆(302)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杆(304),所述第一连杆(302)和第二连杆(304)的上表面安装有卡夹(305),所述卡夹(305)的两端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06),且两组螺纹杆(306)的相对的一端安装有卡环(3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01)的内部开设有与挡块(303)相适配的通孔,且卡夹(30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通过孔,第一连杆(302)和第二连杆(304)设置在通过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机构(4)包括安装框架(401),所述套筒(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框架(401),所述安装框架(40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限位杆(402),两组限位杆(402)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一弹簧(403),且两组限位杆(402)的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推板(404),两组所述推板(404)相背的一侧均安装有卡块(405),且推板(404)与卡块(405)为一体结构,均套设在限位杆(402)的表面,所述安装框架(401)的内部安装有灰尘过滤层(406)和湿气过滤层(4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03)的一端安装在安装框架(401)的表面,另一端安装在推板(40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401)的顶部表面与底部表面均为网格状,且安装框架(401)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四组固定块,每组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灰尘过滤层(406)和湿气过滤层(407)通过固定块安装在安装框架(40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顶部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405)相适配的固定槽。
8.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管套管封堵装置,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一、在进行封堵时,将装置底部的橡胶堵头(8)放置在管道的内部,松开螺纹杆(306)并将第一连杆(302)向上提起,再将第二连杆(304)连同活塞(301)向上提起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通过灰尘过滤层(406)和湿气过滤层(407),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湿气去除,随后空气进入套筒(2)的内部,然后将第一连杆(302)放下,使得挡块(303)将活塞(301)表面的通孔堵住,在通过螺纹杆(306)将第一连杆(302)和第二连杆(304)固定,下压两组连杆,带动活塞(301)将套筒(2)内部的空气压进橡胶堵头(8)的内部;
二、在活塞(301)的下压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将两组密闭板(604)打开空气则可以顺利进入橡胶堵头(8)的内部,在此过程中活塞(301)需要保持在立杆(607)的上方,且不与立杆(607)接触,如此重复即可使橡胶堵头(8)膨胀,牢牢固定在管道的内部;
三、若要将装置拆卸,需要将螺纹杆(306)松开,随后将第一连杆(302)连同挡块(303)提起,将活塞(301)下压再由立杆(607)带动两组密闭板(604)打开,使得橡胶堵头(8)内部的空气排出,即可将装置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5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