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4533.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司风琪;蔡宁宁;马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25/12 | 分类号: | F28F25/1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曹婷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接 空冷塔塔内 风机 倾角 自适应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涉及电站间接空冷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风机出口气流与塔内气流之间的夹角较大,使得间接空冷系统的热力性能不强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间接空冷塔区域内的主导风风速和主导风风向,对风机的运行状态和风机的分区进行划分,再根据风机的运行状态和风机的分区查询处于不同运行状态及不同分区的风机对应的倾斜角度,最后根据倾斜角度对各个风机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塔内风机的出口气流与塔内气流夹角减小,削弱冲击产生的动量损失,强化风机的加压效果,最终提高间接空冷塔的热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站间接空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间接空冷系统因其节水性能高效,获得了飞速发展,然而,因其冷却介质为空气,换热系数低,热力性能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环境温度升高时换热温差降低,严重影响换热效果,而环境风速过大时,环境风同样会降低空冷塔的冷却效果。
为削弱高温和环境风对间接空冷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升间接空冷系统的热力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布置填料、喷雾预冷、导流板和机械通风等。其中,机械通风在空冷塔内布置风机,能够增大塔内通风量,增强传热效果,较好的克服高温和大风对散热器换热的负面影响。然而,空冷塔内气流的流动较为复杂,在塔内布置机械通风装置后,风机出口气流与塔内气流间存在夹角,导致两股气流相互冲击,产生动量损失,从而削弱机械通风的增压效果。
如何在耦合机械通风的间接空冷系统内对风机倾角进行自适应调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技术目的是减小风机出口气流与塔内气流之间的夹角,增强间接空冷系统的热力性能。
本公开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所述风机布置在所述间接空冷塔内的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距所述间接空冷塔塔底的距离为所述间接空冷塔塔高的10%~20%,所述风机的中心点与所述间接空冷塔竖直轴线的水平距离为散热器外缘直径的25%~35%,该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所述间接空冷塔区域内的主导风风速和主导风风向;
步骤S2:根据所述主导风风速对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划分,包括低风速运行状态、中风速运行状态和高风速运行状态;根据所述主导风风向对所述风机进行分区,包括迎风区风机、侧风区风机和背风区风机;
步骤S3:根据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所处的分区,查询处于不同运行状态及不同分区的风机对应的倾斜角度;
步骤S4:根据所述倾斜角度对各个风机的角度进行调节。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所述的间接空冷塔塔内风机倾角的自适应调节方法,通过间接空冷塔区域内的主导风风速和主导风风向,对风机的运行状态和风机的分区进行划分,再根据风机的运行状态和风机的分区查询处于不同运行状态及不同分区的风机对应的倾斜角度,最后根据倾斜角度对各个风机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塔内风机的出口气流与塔内气流夹角减小,削弱冲击产生的动量损失,强化风机的加压效果,最终提高间接空冷塔的热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分区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半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半塔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塔壁;2-散热器;3-风机;4-风机中心点到间接空冷塔竖直轴线的水平线ln;5-风机旋转对称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持坐席状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薄膜发电光伏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