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4434.4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市大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B21C51/0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冲压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滑轨;驱动机构,包括曲柄组件、连杆组件及滑块,连杆组件包括套环、连杆及连接件,套环套设在曲柄组件上,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套环及连接件铰连接,连接件与滑块相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过载保护机构,包括导向杆、销轴、铰杆组件及弹性件,导向杆的一端与连杆组件铰连接,铰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套环及连杆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并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紧固件,弹性件套设在紧固件与销轴之间所在的导向杆上。本发明可以通过过载保护机构吸收多余冲压势能,避免连杆承受较大负荷变形,也避免冲压机损坏,同时可以减少工件材料冲压过载报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目前汽车上的很多零部件大多是由金属材料直接冲压折弯而成,这样一来,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必定需要使用到冲压设备,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折弯生产多采用流水线式,并利用机械手自动在冲压设备上进行上下料,一般的冲压机由曲柄旋转带动连杆,而连杆再带动滑块产生上下位移的动作,而滑块即可配合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折弯的动作,由此可见,滑块及连杆都必须承受加工产生的极大的反作用力,由于机械手受编程控制,偶然会存在失误的情况发生,即重复上料,导致多个工件同时被抓取放置到冲压设备上,由于冲压模具在设计时仅适用单个工件的冲压折弯作业,多个工件同时被模具冲压则会导致冲压机承受较大较大的负荷,现有的冲压机上大多并未对连杆进行过载保护,从而导致连杆受较强反作用力下变形,严重时导致整个冲压机无法正常工作,也会造成工件材料冲压报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压机无合适的过载保护装置,导致多个汽车零部件同时冲压折弯时,容易造成冲压机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滑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曲柄组件、连杆组件及滑块,所述曲柄组件转动设置在机架顶部,连杆组件包括套环、连杆及连接件,所述套环套设在曲柄组件上,连杆的上端与套环的下端铰连接,连接件的上端与连杆的下端铰连接,连接件的下端与滑块相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用于与冲压模具相连接;
过载保护机构,包括导向杆、销轴、铰杆组件及弹性件,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连杆的上端铰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紧固件,所述销轴套设在导向杆上,可沿导向杆轴向方向滑动,弹性件套设在紧固件与销轴之间所在的导向杆上,铰杆组件包括上铰杆及下铰杆,上铰杆的上端及下铰杆的下端分别与销轴铰连接,上铰杆的上端与套环铰连接,下铰杆的下端与连杆下端部铰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曲柄组件包括转轴、曲柄及驱动电机,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曲柄与转轴偏心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套环套设在曲柄外周圈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套环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套环远离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部,所述连杆的上端、导向杆的一端均与第一铰接部铰连接,上铰杆的的上端与第二铰接部铰连接;所述连杆呈弯折状,连杆的下端远离所述机架,所述连杆的弯折处与连接件的上端铰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铰杆及下铰杆均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上铰杆分别位于套环的两侧,且上铰杆的上端均与第二铰接部铰连接,下铰杆的下端均与销轴铰连接;两条所述下铰杆分别位于连杆的两侧,且下铰杆的下端均与连杆下端部铰连接,上铰杆的上端均与销轴铰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靠近连杆组件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分别与连杆的上端及第一铰接部铰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设置在销轴与铰接座之间的导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市大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枣阳市大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