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保护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3786.8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4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童亦斌;钟安琪;吴学智;赵志刚;张雪芬;梁建钢;袁金荣;徐冬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晓静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测漏电保护设备检测到的当前剩余电流;基于当前剩余电流确定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当前工频漏电流值;判断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当前工频漏电流值是否满足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当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当前工频漏电流值不满足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时,控制漏电保护设备执行保护动作。从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设备保护动作的精准控制,避免了采用动作保护阈值的动作触发方式容易出现误动或拒动的情况,提高了漏电保护设备的工作性能,有利于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快速准确的实现触电保护,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在电力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触电事故也越来越多,在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众多举措来减少触电事故,如:通过在电网系统的低压侧加装漏电保护设备来避免低压触电事故的发生,其中,剩余电流装置(Residual Current Device,简称为RCD)是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及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其广泛应用于低压交流供电系统,它可以实现触电情况下及时断开电路的电击保护,当发生触电时,产生的剩余电流达到动作阈值时会引发RCD动作以切断电路,实现触电保护。
然而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线路上存在的杂散电容会产生漏电流,并会以剩余电流的形式流过RCD。触电时产生的剩余电流与杂散电容产生的漏电流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存在使RCD保护存在着矛盾点:若在漏电流较大的情况下,RCD设定的动作阈值太低,会引发非触电情况下的误动;而若为避免RCD误动设定较高的动作阈值,又会超出人体安全的承受范围,达不到触电保护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RCD等漏电保护装置的精准动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设备的动作控制精确性低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漏电保护设备,所述漏电保护设备设置于目标交流线路上,所述目标交流线路上设置有高频电流产生装置,所述高频电流产生装置用于在所述目标交流线路上注入高频电流,以使在所述漏电保护设备上产生高频参考电流,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漏电保护设备检测到的当前剩余电流;
基于所述当前剩余电流确定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当前工频漏电流值;
判断所述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工频漏电流值是否满足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
当所述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工频漏电流值不满足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时,控制所述漏电保护设备执行保护动作。
可选地,当所述当前高频参考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工频漏电流值满足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时,返回所述监测所述漏电保护设备检测到的当前剩余电流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确定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高频电流产生装置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及其内部的等效电容;
在目标交流线路正常运行时,通过所述高频电流产生装置向所述目标交流线路上注入高频电流,并监测所述漏电保护设备检测到的测试剩余电流;
基于所述测试剩余电流确定测试高频参考电流值和测试工频漏电流值;
基于所述测试高频参考电流值与所述输出电压、等效电容、输出频率及目标交流线路上存在的杂散电容的关系以及所述测试工频漏电流值与目标交流线路的电压、工频及目标交流线路上存在的杂散电容的关系,确定所述预设高频参考电流与工频漏电流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