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2893.9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裴蕾;高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金怡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传播 模型 建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接种率、隔离期和恢复率,建立微分动力学方程组,以构建新冠病毒传播模型;步骤S2:根据微分动力学方程组,利用动力学建模,获取新冠病毒传播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有病平衡点;步骤S3:对新冠病毒传播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基本再生数,确定使得无病平衡点和有病平衡点达到局部稳定所需的条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仿真分析了隔离期和疫苗接种率对病毒传播过程的影响,证明严格的管控措施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通过采集实际的病例数据,将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病毒传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学模型是检验不同传染病传播和控制的重要工具。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模型来研究新冠病毒动力学过程,但疫情仍保持着不断的变化状态,仍然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接种率、隔离期和恢复率,建立微分动力学方程组,以构建新冠病毒传播模型;
步骤S2:根据所述微分动力学方程组,利用动力学建模,获取所述新冠病毒传播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有病平衡点;
步骤S3:对所述新冠病毒传播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基本再生数,确定使得所述无病平衡点和所述有病平衡点达到局部稳定所需的条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基于流行病传播理论,考虑到易感人群的隔离期和疫苗接种率能够影响病毒传播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仿真分析了隔离期和疫苗接种率对病毒传播过程的影响,证明严格的管控措施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通过采集实际的病例数据,将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型中各类人群状态转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中步骤S2:根据微分动力学方程组,利用动力学建模,获取新冠病毒传播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有病平衡点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中步骤S3:对新冠病毒传播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基本再生数,确定使得无病平衡点和有病平衡点达到局部稳定所需的条件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在无病平衡点处各类人群的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在有病平衡点处各类人群的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隔离期下感染人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同的疫苗接种率下免疫人群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建立方法,利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仿真分析了隔离期和疫苗接种率对病毒传播过程的影响,证明严格的管控措施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通过具体实施,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