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0404.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然;张君峰;石砥石;王步清;王艳红;徐秋晨;陈榕;朱迪斯;后立胜;陈相霖;刘成林;张水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口 周缘 地区 山西 组潮坪 沉积 体系 常规 油气 有利 勘探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利用研究区对应的基础资料,识别沉积体系和沉积体系的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其中关键界面包括层序界面和/或最大海泛面;通过基础资料和构造识别技术,识别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对应的至少一个逆断层和逆断层下盘地层;以及将逆断层下盘地层与相邻钻井对应的三级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确定逆断层下盘原地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从而得到研究区中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本发明使用构造识别技术进行原地沉积体系识别,有利于对油气的挖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周口坳陷位于华北板块(地台)东南部的南华北盆地中部,属一级构造单元,面积约为32600km2。研究区位于周口坳陷东部,该地区于1951年开始投入勘探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研究区现有钻井22口,总进尺71749m,其中有6口井揭示了较全的上古生界,13口井在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见到了油气显示,揭示了它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现有的钻井、测井、录井及地震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山西组地层广泛发育,山西组暗色泥岩、煤层较为发育(0~15米)且气测显示良好,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0.17%~5.24%,平均值1.10%,煤层有机碳含量46.7%~69.1%,平均值为52.5%,是较为有利的勘探层系。
前人对周口坳陷南部地区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储层、烃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然而该区构造复杂,前人研究多以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石炭系或二叠系为整体进行沉积特征研究,尚不能满足勘探需求。
然而周口坳陷缺乏对某一地层单元(组、段)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并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特征研究工作,导致研究区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尚不清楚。此外,研究区构造复杂,埋藏模式与生烃史和排烃史组成的成藏模式尚不能确定。存在在沉积体系原生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后期遭受较强烈的构造运动,破坏先前沉积的有利勘探层系的问题,制约了研究区油气勘探领域的有利勘探区的优选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进行划分构建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构造识别技术,判断原地体发育地区。并根据查明沉积体系的纵向演化特征和横向展布特征、时空分布及其主控因素,恢复研究区的沉积模式。根据古生物鉴定技术,核查沉积环境判断是否准确;依据成藏模拟技术,判断有利相带原地体的地层是否已具备油气藏开发潜力。综合以上4项技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方法,其包括:
利用研究区对应的基础资料,识别研究区对应的沉积体系和所述沉积体系的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其中关键界面包括层序界面和/或最大海泛面;
通过基础资料和构造识别技术,识别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对应的至少一个逆断层和逆断层下盘地层;以及
将逆断层下盘地层与相邻钻井对应的三级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确定逆断层下盘原地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从而得到研究区中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装置,其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其利用研究区对应的基础资料,识别研究区对应的沉积体系和所述沉积体系的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其中关键界面包括层序界面和/或最大海泛面;
第二识别模块,其通过基础资料和构造识别技术,识别至少一个关键界面对应的至少一个逆断层和逆断层下盘地层;以及
确定勘探模块,其用于将逆断层下盘地层与相邻钻井对应的三级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确定逆断层下盘原地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从而得到研究区中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