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的矢量传感器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0320.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冯登敖;李智;杨志旭;王双;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何巍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矢量 传感器 安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矢量传感器安装架,包括支座与伸缩套筒,支座与伸缩套筒之间通过转接部转动连接,转接部包括安装在支座端部的外爪盘和安装在伸缩套筒端部的内爪盘,内爪盘与外爪盘嵌装在一起,并安装有一颗转轴螺钉和至少一颗拧脱螺钉;伸缩套筒的自由端安装有矢量传感器,支座的自由端安装在飞机机体;支座与伸缩套筒内均为中空结构,矢量传感器的电缆线伸入伸缩套筒并经过支座内部接入飞机机体。本发明能够通过内爪盘和外爪盘的配合实现折叠,使矢量传感器安装架折叠后平行于飞机机体,减少了占用空间,便飞机机体入库和运输;其结构设计精巧,使用方便,稳固性好,隐藏电缆线,不影响矢量传感器的正常运作和使用,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的矢量传感器安装架。
背景技术
直升飞机的矢量传感器是一种精密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飞机在飞行时的速度、高度、温度等参数。为了测量的数据准确性,一般都安装在离机身较远位置,矢量传感器安装架的法兰盘安装在飞机机身上,另一端安装矢量传感器,矢量传感器安装架垂直于机身安装,当直升飞机需要进入狭小的机库或其他运输工具内时,矢量传感器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直升飞机入库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折叠部位的安装间隙,提高矢量传感器的复位精度,折叠后矢量传感器安装架平行于飞机机体,可减少占用空间的可折叠的矢量传感器安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折叠的矢量传感器安装架,包括支座与伸缩套筒,所述支座与伸缩套筒之间通过转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接部包括安装在支座端部的外爪盘和安装在伸缩套筒端部的内爪盘,所述内爪盘与外爪盘嵌装在一起,并安装有一颗转轴螺钉和至少一颗拧脱螺钉;所述伸缩套筒的自由端安装有矢量传感器,支座的自由端安装在飞机机体;支座与伸缩套筒内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矢量传感器的电缆线伸入伸缩套筒并经过支座内部接入飞机机体。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内爪盘和外爪盘的配合实现折叠,这样就能够将矢量传感器安装架折叠后平行于飞机机体,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飞机入库和运输。由于本安装支架是安装在飞机机体的,因此其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稳固性,既不能影响矢量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也不能为飞机造成额外的负担,因此在结构设计方面,极为精致和复杂,以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而且为了保证折叠效果,特别设置内爪盘和外爪盘配合的转动方式,这种转动结构类似枢轴,但是相较于枢轴稳定性更好,在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后,其耐久度和灵活度均超过一般的折叠机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与伸缩套筒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两端均通过接引座分别与支座、伸缩套筒内部连通,所述矢量传感器的电缆线从伸缩套筒伸入并通过接引座进入转接管,经转接管进入支座内部,经支座最终接入飞机机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转接部由外爪盘和内爪盘构成,所述外爪盘一端为凸销,嵌插在支座端部,另一端为多层片式结构,所述内爪盘一端焊接在伸缩套筒端部,另一端为与外爪盘匹配的多层片式结构,内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比外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少一层,内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嵌装在外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内。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内爪盘与外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均呈扇形,其嵌装在一起后,其顶点和两边靠近圆弧处分别设置有锥形通孔,顶点处的锥形通孔内扦插有转轴螺钉,两边靠近圆弧处的锥形通孔内均分别扦插有一个拧脱螺钉,所述转轴螺钉与拧脱螺钉下部均延伸出嵌装在一起内爪盘与外爪盘的多层片式结构,并通过螺套固定,所述螺套固定设置在外爪盘多层片式结构的底部。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螺钉与拧脱螺钉上还分别嵌套有锥形衬套,锥形衬套的锥角与外爪盘和内爪盘的锥形通孔锥角相同,转轴螺钉上锥形衬套的下部还安装有限位环,转轴螺钉的螺柱底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上嵌套有挡圈;所述拧脱螺钉上锥形衬套的上部均还设置有固定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