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8949.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武俊紫;石安华;陈文慧;马琼;赵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14 | 分类号: | C07C67/14;C07C69/54;A61K47/58;A61K31/222;A61K31/09;A61P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酯化 中药 单体 紫檀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成分为:中药单体紫檀芪、丙烯酰氯,制备方法为:将四氢呋喃和吡啶混合溶剂放入烧瓶中,加入紫檀芪搅拌,滴加丙烯酰氯,速度适中,加热,反应结束后,倒入大量水中,用盐酸中和后反复清洗、干燥,即可得到丙烯酸酯化紫檀芪(Acrylicacid‑PTE),最后再经分离柱分离后即可以得到高纯度的PTE产物,以赋予紫檀芪一个C=C双键,本发明所制备的酯化紫檀芪可与高分子材料(如苯硼酸类)结合,用于药用缓释辅料(如纳米粒子)的制备,在体内降解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中药单体紫檀芪的药理作用,能较长时间维特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又降低生物材料的毒副作用,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缓释辅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药开发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药单体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发现有不少中药单体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炎症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3,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作为反式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是白藜芦醇的甲基化衍生物,且生物利用度比白藜芦醇更高、更稳定,紫檀芪具有降血脂血糖、抑制真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以及对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血液疾病具有多种预防和治疗作用,但紫檀芪类中药单体大多存在水溶性较差等问题,导致其未能最大限度发挥生物活性,并且根据紫檀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紫檀芪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这可能是由于首过效应降低了药物入血含量,中药单体在生物材料领域应用相对较少,因此从生物材料领域研究中药单体开发价值颇高,由于高分子材料其优越的性能及化学性质,对它的改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备力学性能稳定、化学惰性好、物理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材料经济,适用平民消费,材料易获取等优势得到广泛使用,具有极广阔的发展价值。
若中药单体紫檀芪和AAPBA类高分子材料结合构建新型的缓释辅料后,则可以良好的解决AAPBA类高分子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①首先可避免其他合成的缓释辅料产生的毒性,还兼具了一定的治疗性能;②其次可以降低合成聚合物的pKa值,更加贴近人体生理条件;③另外,缓释辅料降解后可直接协同辅料的包载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此外这种新型的缓释辅料在纳米化后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紫檀芪类自身水溶性(或分散性)较差的问题,但将中药单体直接和高分子有效的结合则需要对紫檀芪进行改性,需要赋予紫檀芪一个C=C双键,从紫檀芪的分子结构式中可以看出,紫檀芪有一个OH基,这给紫檀芪增加C=C双键成了可能,本发明提出了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通过修饰紫檀芪的结构去寻找新的具有较好稳定性、较高生物利用度和较低毒性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构建一个高效的合成方法,使得紫檀芪和丙烯酰氯可以高产地进行酯化反应,以及合成的紫檀芪是否仍有药理活性,该方法可以与高分子材料(如AAPBA类)共聚制备新型缓释辅料,释放中药单体紫檀芪的药理活性,降低生物材料毒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的原料制成:中药单体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和丙烯酰氯,所述丙烯酰氯与PTE的摩尔配比为1:5-5:1之间。
丙烯酰氯酯化中药单体紫檀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量取一定配比的四氢呋喃和吡啶混合溶剂加入带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四颈烧瓶中;
步骤二、向四颈烧瓶中加入适当量的紫檀芪进行搅拌,同时用滴液漏斗向四颈烧瓶中滴加丙烯酰氯,速度适中;
步骤三、滴加完毕后,开始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液体倒入大量水中,用盐酸中和后反复清洗、干燥,即可得到丙烯酸酯化紫檀芪(Acrylicaid-PTE),最后再经分离柱分离后即可以得到高纯度的Acrylicacid-PTE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