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8829.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改梅;高茂林;秦泽峰;刘春霞;党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21/60;H04L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完整性 审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分块存储:分布式网络中的所有普通用户CO执行DPos共识算法,推选出授权用户DO,同时确定区块的生成顺序和审计任务;普通用户CO将要保存到云服务提供商CSP中的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后上传到云服务提供商CSP,同时生成数据文件相关审计数据信息发送给授权用户DO,同时删除本地数据,只保留元数据信息;
步骤二:数据标签生成及变色龙哈希生成;
步骤三:区块生成与签署:授权用户DO把元数据相关的审计信息按照约定打包成区块,将区块上链形成审计链;
授权用户DO生成区块之后,向云服务提供商CSP发起区块签署挑战请求,根据云服务提供商CSP返回的证据判断云服务提供商CSP是否如实保存了一段时间内普通用户CO上传的数据并完成签署工作;
步骤四:审计挑战:授权用户DO为验证其存储的区块所代表用户数据的完整性,根据智能合约,向云服务提供商CSP发起区块审计挑战,验证存储于云服务提供商CSP端数据的完整性;
步骤五:证据生成:云服务提供商CSP收到审计挑战请求后,执行证据生成算法,并将生成的证据信息发送给授权用户DO;
步骤六:证据验证:授权用户DO根据云服务提供商CSP发来的证据信息,执行证据验证算法,完成对数据完整性的验证并将审计结果记录在审计链中;
步骤七:动态操作:当普通用户CO需要修改、删除或者增加外包存储到云服务提供商CSP中的数据时,执行动态操作算法完成对远程数据的修改并将该操作记录在操作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
步骤1.1:普通用户CO执行初始化算法产生私钥对和公钥对;
步骤1.2:参数初始化:初始化输入的安全参数λ,生成阶数为P的乘法循环群G和GT,且存在双线性映射关系为:e:G×G→GT,其中G的生成元为gCO和gDO,G中选取一个辅助变量u←G;
选择散列函数:H:{0,1}*→G,h(·):G→Zp,上式中Zp为阶数P的群;
定义伪随机置换函数:定义伪随机函数:fkey{0,1}*×K→Zp,其中key∈ID,数据块编号K为编号ID;
步骤1.3:密钥生成:普通用户CO选择随机数为阶数为P的乘法循环群,计算生成公钥对<PK,v>,私钥对
授权用户DO选择随机数x,计算生成公钥对<SPK,y>,私钥对<SSK,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步骤2.1:普通用户CO先将数据M进行加密,之后平均分成n块,M表示要存储到云端的数据文件,M=m1||m2||…||mn,mi表示均分成的第i个数据块,i∈[1,n];
步骤2.2:假设数据M的标识为每一个数据块的标号为执行下面的步骤生成标签,也即为每一数据块生成签名,用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步骤2.2.1:对每一个数据块mi,计算bi=H(mi),bi为数据块mi的哈希值,H(mi)为相应的哈希函数;
步骤2.2.2:对每一个数据块mi,生成对应的标签标签集合为u为G中选取的辅助变量,为进行数据签名的私钥;
步骤2.2.3:对每一个数据块mi,找一个相应的随机数计算mi的变色龙哈希gc是的生成元,r为变色龙陷门值ri进行加密后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8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