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8285.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党凯;张健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16 | 分类号: | G10L21/0216;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相关 产品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M个麦克风组成的麦克风阵列和单个麦克风,所述M为正整数,包括:通过所述麦克风阵列采集语音信号,得到M个第一声音信号,将所述M个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号;将所述融合信号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减运算,得到残余信号,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模拟外部声反馈路径;将所述残余信号、所述单个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音信号、所述融合信号输入到频域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得到中间信号;将所述中间信号输入到助听算法模块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信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升听力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设备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在正常情况下,人耳外耳廓能够通过其物理形态对外界声波进行共振和反射,来达到增强特定频段声音(例如语音)和辅助声源定位的作用。其共振和反射的聚焦位置位于外耳道口耳甲腔处。因此,对于助听器,辅听器,骨传导耳机和人工耳蜗等听力辅助设备,其采集外界声音的最佳位置也应当位于同样的位置,以达到最大程度地还原人耳采集到的真实声音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补偿助听器用户损失的听力,以放大外界声音作为助听手段的助听器设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开环增益(20dB-60dB)。同时其发声装置也需要被安装在外耳道口处。此时,如果继续将助听器的麦克风也置于上述位置,则助听器发声装置和麦克风之间会产生强烈的声反馈效应。当外界声反馈与助听器内部增益之和使得助听器麦克风到扬声器的闭环增益大于1时,将会引发助听器啸叫,使得音频质量下降。过大的啸叫声甚至会造成听损用户进一步的听力损失,因此,如何提升听力效果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提升听力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M个麦克风组成的麦克风阵列和单个麦克风,所述M为正整数,包括:
通过所述麦克风阵列采集语音信号,得到M个第一声音信号,将所述M个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号;
将所述融合信号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减运算,得到残余信号,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模拟外部声反馈路径;
将所述残余信号、所述单个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音信号、所述融合信号输入到频域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得到中间信号;
将所述中间信号输入到助听算法模块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M个麦克风组成的麦克风阵列和单个麦克风,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融合单元、运算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融合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麦克风阵列采集语音信号,得到M个第一声音信号,将所述M个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号;
所述运算单元,用于将所述融合信号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减运算,得到残余信号,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模拟外部声反馈路径;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残余信号、所述单个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音信号、所述融合信号输入到频域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得到中间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中间信号输入到助听算法模块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