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56991.1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程;李哲;徐昊;唐敏;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澳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卫青松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创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协助 式厌氧 颗粒 污泥 生物反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的下部填充有颗粒污泥床,污泥床中均匀嵌入有附着微生物的多孔海绵,清液部的上侧安装有中空纤维膜,清水池与中空纤维膜之间连接有水管,水管串接有水泵。与传统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相比,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有更好的有机物以及营养物质去除效果,更高的甲烷产率,污泥床由多个多孔海绵填充而成,多孔海绵附着生长有厌氧微生物,用于净化生活污水,优点是更优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率,更优的颗粒污泥特性,更有效的膜污染控制,甲烷的产率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厌氧处理作为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陆续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和构筑物,逐步克服了传统厌氧工艺的缺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无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污水中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
现有厌氧发酵的反应器多为柱状结构,里面填充有各种生物污泥,生活污水等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后由顶端出水,水流经过生物污泥并被发酵,影响生物发酵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微生物的活性,颗粒污泥的团聚属性等。而水流自下向上冲击的剪切力度较大,容易造成颗粒污泥散开,微生物失去附着力,厌氧微生物随水流一同被清理,不仅污水得不到净化,同时造成颗粒污泥的活性降低。
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厌氧发酵反应处理器中由于颗粒污泥会受到水流剪切冲击,容易被冲散,导致水体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解决的是厌氧发酵反应处理器中由于颗粒污泥会受到水流剪切冲击,容易被冲散,导致水体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呈中空柱状,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下部填充有颗粒污泥床,所述颗粒污泥床中均匀嵌入有附着微生物的多孔海绵,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部为清液部,所述清液部的上侧安装有中空纤维膜;
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下端为原水入口,所述清水池与中空纤维膜之间连接有水管,水管串接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与反应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一法兰对接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污泥床中套接有多层隔网,所述隔网由上至下依次等距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隔网边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连通反应器本体上侧的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清液部上侧与颗粒污泥床下侧之间设置有回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与中空纤维膜之间还串接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相比,海绵协助式厌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有更好的有机物以及营养物质去除效果,更高的甲烷产率。
颗粒污泥床由多个多孔海绵填充而成,多孔海绵附着生长有厌氧微生物,处于厌氧发酵阶段,主要利用水体营养物质进行发酵,将有机物分解,最终产生甲烷气体,对水体中COD分解率更高,由于厌氧产甲烷气泡,气泡浮动带动翻滚,因此过程不需要搅拌;用于净化生活污水,优点是更优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率,更优的颗粒污泥特性,更有效的膜污染控制,甲烷的产率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澳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澳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