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6867.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匡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41/00;B24B27/00;B24B55/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城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保温杯 生产过程 中的 自动 抛光 辅助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通过电磁推块、磁铁、活动块的配合,棘爪和棘轮盘脱离接触,棘轮盘带动双凸轮转动,通过推板、推杆、十字轴、铰接连杆的配合,使支撑板向两侧移动,从内部将保温杯的固定住,当复位弹簧拉动棘爪转动,和棘轮盘卡接时,整个转动框架一起转动,上下两组支撑板带动保温杯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开始抛光,在回复弹簧、弧形弹簧和安装弹簧的作用下,支撑板和滑块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将保温杯取下来,同时双凸轮继续转动,支撑板继续固定下一组保温杯,进行抛光工作,节省了上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不锈钢保温杯由内外双层不锈钢制造而成,利用焊接技术把内胆和外壳结合在一起,再用真空技术把内胆与外壳的夹层中的空气给抽出来以达到真空保温的效果。
目前,在保温杯生产中,需要对不锈钢的外形进行打磨和抛光,保温杯的外形抛光大部分还是靠人工完成,手动定位、装夹过程复杂,抛光效率低,抛光车间环境非常恶劣,粉尘大、噪音大,易造成操作人员得职业病,例如尘肺病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实现自动抛光和提高抛光效率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方活动连接有双凸轮,所述双凸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电磁推块,所述电磁推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十字轴,所述十字轴的左侧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左侧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铰接连杆,所述铰接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框架,所述转动框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抛光盘。
优选的,所述棘轮盘、转动轮、双凸轮三者同轴,且转动轮位于最后方,与转动框架活动连接有,棘轮盘位于中间,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双凸轮位于最前方,同时双凸轮与棘轮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棘爪的中间部分铰接在转动轮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棘爪活动连接,一端与转动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十字轴的左右两侧和支撑板之间各铰接有两组斜杆,且两组斜杆的中间铰接有一组安装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滑槽,支撑板的内侧一端活动连接在滑槽内,同时固定架的下方和推板之间设置有两组伸缩轴以及回复弹簧。
优选的,所述铰接连杆的内侧一端铰接在推板的侧面,外侧一端铰接在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框架的外侧开设有四组弧形的滑槽,每组弧形滑槽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弧形弹簧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连接在弧形弹簧的两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通过电磁推块、磁铁、活动块的配合,推动棘爪转动,和棘轮盘脱离接触,棘轮盘带动双凸轮转动,双凸轮推动两组推板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铰接连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压缩弧形弹簧,同时推板带动推杆和十字轴向上移动,通过铰接连杆推动支撑板向两侧移动,从内部将保温杯的固定住,同时支撑板的上端外侧设置为柔性材质,保证不会划伤保温杯的内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实现自动上料固定,有助于实现自动抛光作业,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匡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匡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通道板
- 下一篇:一种规整填料脱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