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829.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梁五元;丁明宏;丁雨欣;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明创慧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 | 分类号: | H04Q1/10;H04Q1/02;B08B9/043;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隔爆兼 网络 可编程 交换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密封门、顶盖,密封门与机体的前端铰链连接,机体安装于顶盖的底部位置,通过弹力环对增磨面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增磨面增强对连接线表面的抓力,当连接线拔出接线口的内部时,通过连接线表面对清除机构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清除机构沿着外接管向外滑动伸出,从清除机构能够将外接管内部的煤矿粉末向外刮出,通过前置块向右伸出产生的甩力,能够使伸缩板沿着衔固板向右滑动伸出,并且通过反弹片能够推动伸缩板进行反向滑动,从而使撞击块能够对衔固板的右侧产生撞击振动,故而使撞击块能够将振动传递至伸缩板上,从而使伸缩板表面的煤矿粉末能够被振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
背景技术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主要是用于对矿井下与地面进行网络连接的设备,通过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带入矿井下连接矿井下的设备,再通过地面控制计算机对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控制,进而使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能够对矿井下的设备进行控制,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是放置在矿井下进行工作的,若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放置于煤矿井下进行工作,并且交换机位于煤矿开采区附近,则容易出现漂浮的细腻煤矿粉末飘入交换机的接线口,长时间累积则会使交换机的接线口出现难以连接设备线路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可编程交换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密封门、顶盖,所述密封门与机体的前端铰链连接,所述机体安装于顶盖的底部位置;所述机体包括接线口、底座、外壳,所述接线口安装于外壳的外部位置,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线口包括清除机构、外接管、回扯条、后置框,所述清除机构与外接管的内侧活动卡合,所述回扯条安装于清除机构与外接管的内壁之间,所述后置框的右侧与外接管的左侧相贴合,所述清除机构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外接管的上下两端内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清除机构包括上置板、下接板、固定块、拉扯片,所述上置板的底部与固定块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块与下接板活动卡合,所述拉扯片安装于固定块的内壁与下接板之间,通过拉扯片能够拉动固定块沿着下接板向上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置板包括增磨面、弹力环、打底板,所述增磨面嵌固于打底板的上表面位置,所述弹力环嵌入于打底板的上表面位置,所述增磨面采用密度较大的丁腈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接板包括助推条、前置块、滑动块、后置板,所述助推条安装于滑动块的左侧与后置板的内壁之间,所述前置块的左侧与滑动块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与后置板的内壁活动卡合,通过机构向右滑动伸出到极致产生的惯性力,能能够使滑动块沿着后置板向右滑动伸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置块包括撞击块、伸缩板、反弹片、衔固板,所述撞击块嵌入于伸缩板的内部靠左端位置,所述伸缩板与衔固板的右端活动卡合,所述反弹片安装于伸缩板的内壁位置,所述撞击块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板包括出气口、承接板、过渡块、通气腔,所述出气口与通气腔相连通,所述过渡块的右侧与承接板的左侧相贴合,所述通气腔贯穿于承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通气腔呈内外通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气口包括框架、镂空腔、摆动片,所述镂空腔安装于摆动片的内部位置,所述摆动片与框架的内部相贴合,所述摆动片采用韧性较强的尼龙材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明创慧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明创慧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明创慧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