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737.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李捷;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废水 自养 快速 启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接种硝化污泥,并持续曝气;
2)将低浓度废水引入所述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挂膜填料,启动运行,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污泥进行曝气控制,挂膜硝化菌;
3)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持续运行,连续流进出水,对进出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进行监测,根据出水亚硝酸盐氮浓度控制缩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沉淀的污泥回流处理;
所述低浓度废水的氨氮浓度范围NH4+-N≤3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曝气均控制DO在2mg/L~3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接种的硝化污泥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条件:
硝化污泥的接种量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有效体积的18%~22%;
接种硝化污泥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MLSS为4500mg/L~6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曝气的运行时间为0~7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低浓度废水初始的水质参数如下:
NH4+-N:25mg/L~30mg/L;
CODr:50mg/L~100mg/L;
BOD5:30mg/L~60mg/L;
TP:2mg/L~5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开始启动的8天~28天对污泥进行曝气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的废水分别还投加微量元素浓缩液Ⅰ和微量元素浓缩液Ⅱ;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浓缩液Ⅰ和微量元素浓缩液Ⅱ的浓度均为1mL/L~1.5mL/L;
所述微量元素浓缩液Ⅰ包括如下组分:4g/L~6g/L的EDTA,8g/L~10g/L的FeSO4·7H2O和水;
所述微量元素浓缩液Ⅱ包括如下组分:10g/L~20g/L的EDTA,0.01g/L~0.02g/L的H3BO4,0.5g/L~2.0g/L的MnCl2·4H2O,0.1g/L~0.5g/L的CuSO4·5H2O,0.2g/L~0.6g/L的ZnSO4·7H2O,0.1g/L~0.5g/L的NiCl2·6H2O,0.1g/L~0.3g/L的NaMoO4·2H2O,0.1g/L~0.5g/L的CoCl2·6H2O和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持续运行阶段,控制满足以下条件:
温度:28℃~35℃;
进水pH:7.5~8.0;
进水中氨氮与亚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1.2~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出水亚硝酸盐氮浓度每降低3mg/L~5mg/L,缩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1小时~2小时。
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低浓度废水自养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曝气装置和主体装置;
所述主体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沉淀装置;
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挂有填料,还设有曝气管、分散布水装置和污泥回流管路;
所述原水箱依次通过进水泵、进水控制器与所述分散布水装置相连;
所述曝气装置依次通过曝气控制器与所述曝气管相连;
所述沉淀装置还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路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相连;
所述主体装置的外部还设有恒温水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7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