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5703.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彩霞;李志永;张立合;陈添翼;张建国;梁淇瑜;薄鹏雷;李兰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采空区 重金属 污染 水体 检测 开采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属于污染水体检测取样领域。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包括取样杆,还包括:插杆,固定连接在取样杆的底部;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且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凹槽;圆杆,滑动连接在圆槽内;第二活塞板,滑动连接在圆杆上;取样箱,设置有两个,且均连接在第二凹槽内;其中,所述转动杆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四个,所述转动杆内设有与之相连通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圆孔对应的橡胶管,所述橡胶管与取样箱相连;本发明可以对采空区内部地下水中不同的点位和深度进行取样,取样更方便,从而便于进行水体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水体检测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采空区是由人为挖掘或者天然地质运动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采空区的存在使得矿山的安全生产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人员与机械设备都可能掉入采空区内部受到伤害。
由于地下煤矿采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采空区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难以预测等特点,因此,如何对地下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空间形态特征和采空区的冒落状况等进行量化评判,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采空区潜在危害性评价及合理确定采空区处治对策的关键技术难题,由于采空区的下陷其内部会形成水域,同时采空区内存在一些重金属物质,与水流混合在一起会进一步的导致水体污染,而水质的好坏是研究其区域环保的重要指标,因而有必要对其采空区地下水的采样装置进行研究;目前对采空区内进行水体取样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在采空区内部的不同点位和深度分别取样,目前更是没有有效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样不便以及不能进行不同点位和深度分别取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填煤矿采空区重金属污染水体检测开采装置,包括取样杆,还包括:
插杆,固定连接在取样杆的底部,其中,所述插杆内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圆槽;
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且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第二凹槽;
圆杆,滑动连接在圆槽内;
第二活塞板,滑动连接在圆杆上;
取样箱,设置有两个,且均连接在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转动杆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四个,所述圆槽与转动杆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转动杆内设有与之相连通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圆孔对应的橡胶管,所述橡胶管与取样箱相连。
为了使转动杆方便转出,优选的,所述圆槽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圆槽通过通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环形块的顶部内壁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泄气阀。
为了使滑板方便上升,从而抽取液体,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形罩,所述圆形罩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部位连接有转动片,所述取样箱内还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滑轮相配合的第一线绳,所述取样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第一线绳与滑板相连。
为了便于取样,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箱的外壁还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设有与滑轮相对应的限位罩,两个所述取样箱之间通过第二线绳相连,所述取样箱的外壁还设有端盖,最下方的所述取样箱上的圆形罩的外壁设有第二泄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