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5647.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江程;佘俊;南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S45/10;F21V33/00;F21S41/25;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摄像头 车灯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包括镀膜反射器、车灯模组和红外摄像头模组,车灯模组的光轴和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光轴之间形成有夹角,车灯模组和红外摄像头模组分别位于镀膜反射器的两侧;镀膜反射器包括透光承载体,透光承载体的一侧表面覆盖有对红外光和可见光进行分光的调光膜,经过调光膜的可见光光路穿过车灯模组,经过调光膜的红外光光路穿过红外摄像头模组。本发明在汽车的同一位置能够同时获得红外成像和照明的功能,整体结构简约紧凑,汽车布局设计受限条件小;日间行车时,具有较强加热效果的红外光会被调制到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区域,能够有效降低车灯模组被灼烧损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透镜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车灯一般指汽车大灯,设置于汽车车身的前方,用于在黑暗的环境中为驾驶员照明前方道路,确保驾驶的安全性。
在智能化像素大灯的应用中,一般需要使用成像镜头把光源发出的光能投射到路面上,在某些特殊的角度下,太阳光会直接进入车灯内部,车灯中的成像镜头会把太阳光聚焦到光源上,光源被太阳光所灼烧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光源直接失效报废。
为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部分汽车会额外设置红外摄像头来获取汽车前方的道路信息,但这种结构需要占据汽车额外的空间,汽车布局设计的受限性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车灯模组被灼烧损坏的风险,且同时具备照明和红外成像的功能,整体结构简约紧凑。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包括镀膜反射器、车灯模组和红外摄像头模组,车灯模组的光轴和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光轴之间形成有夹角,车灯模组和红外摄像头模组分别位于镀膜反射器的两侧;
镀膜反射器包括透光承载体,透光承载体的一侧表面覆盖有对红外光和可见光进行分光的调光膜,经过调光膜的可见光光路穿过车灯模组,经过调光膜的红外光光路穿过红外摄像头模组。
进一步的,车灯模组的光轴和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光轴垂直,车灯模组的光轴与透光承载体之间成45度夹角。
进一步的,透光承载体为中心远离车灯模组弯曲的弯月形透镜,调光膜为红外光透射的可见光反射介质膜。
进一步的,调光膜的反射波段为380-780nm。
进一步的,透光承载体为光学透镜,调光膜为红外反射膜。
进一步的,调光膜的反射波段为波长大于780nm的区域。
进一步的,车灯模组包括光源和车灯透镜,车灯透镜位于光源靠近镀膜反射器的一侧。
进一步的,红外摄像头模组包括红外感光芯片和滤光片,滤光片位于红外感光芯片靠近镀膜反射器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摄像头的车灯光学系统,设计红外摄像头模组与车灯模组进行有机的复合,在汽车的同一位置设置本发明的车灯光学系统就能够同时获得红外成像和照明的功能,整体结构简约紧凑,汽车布局设计受限条件小;日间行车时,太阳光到达镀膜反射器后会被分离为可见光和红外光,具有较强加热效果的红外光会被调制到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区域,能够有效降低车灯模组被灼烧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光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调光膜的反射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