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4711.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军;何软;许明江;姚晶;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衡小璐 |
地址: | 5517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回潮 生物 燃料 蒸汽 | ||
一种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用于在烤烟回潮过程中制作蒸汽,属于烤烟制作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冷水箱、加热水箱、生物质燃烧炉,加热水箱可拆卸安装所述生物质燃烧炉上,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加热水箱一端的内底部,加热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蒸汽排出装置,蒸汽排出装置的蒸汽排出口的底壁高于冷水箱和加热水箱的顶壁,加热水箱内横向设有若干排列管,排列管朝向冷水出口的一端高于背向冷水出口的一端,本发明采用在加热水箱的顶端连通设置蒸汽排出装置,并将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加热水箱一端的内底部的方式,设计的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解决了目前的蒸汽炉在添加冷水的过程中会导致一段时间内蒸汽断供的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用于在烤烟回潮过程中制作蒸汽,属于烤烟制作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烤烟回潮是制丝工艺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其基本任务就是对水分不同的烟叶采用相应的回潮方法,增加烟叶水分和温度,从而使烟叶柔软、有韧性、易于松散,减少烟叶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制丝质量。
回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平衡水分,提高叶温,增加韧性,减少造碎。卷烟配方结构中的各种烟叶水分是不一样的。例如,复烤烟的水分一般在11%~13%,部分晒烟的含水量仅为10%,原烟的水分则在18%~20%。烟叶经过回潮过程后,水分和温度会适当增加,这样就使得配方结构中的不同烟叶水分含量接近,从而增加烟的长丝率。
根据以往的测定资料,烟叶的水分在16.5%~17.5%时,其韧性比水分在10%时大两倍多。不同的烟叶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其吸湿性能也有差异。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各种烟叶增加水分的比例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根据烟叶的不同特性和来料的水分基础,结合季节气候,分别用适宜的回潮方法和有效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分类回潮。
松散烟叶,有利于配比掺和。烟叶在回潮时受高压湿热空气冲击,气压变化能使烟叶膨胀和松散,增加烟叶的柔软度,便于生产操作。回潮后烟叶的水分、温度符合工艺要求,烟叶不夹生、不结块,配比时能够逐把分散,掺和均匀,从而使成批生产的烟丝色、香、味基本一致。
去除青杂气,改善烟的燃吸质量。烟叶经过回潮,其内含成分中的氮、芳香油和甲醇含量略有减少,这就使得烟叶的青杂气及其他不良气味有所减轻,烟的吸味会较柔和一些。
转变青色烟叶的色泽。微带青色的青黄烟叶,经高温、高湿回潮,青色会减少,而深青色的烟叶经过回潮则会转变为深褐色。因此,在处理青色烟叶时,应根据烟叶的青色深法程度,采用不同的温度和回潮时间来达到转色的目的。为了保持高档烤烟的原有色泽、香气,宜采用低温回潮。
但是,现有的蒸汽炉结构不合理,没有一个能够在蒸汽炉产生蒸汽的过程中添加水且又不影响蒸汽产生的蒸汽炉,导致在添水后,蒸汽炉产生的蒸汽量便急剧下降,需要等待一端时间,蒸汽炉产生的蒸汽量才能恢复原来的蒸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加热水箱的顶端连通设置蒸汽排出装置,并将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加热水箱一端的内底部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在蒸汽炉产生蒸汽的过程中添加水且不影响蒸汽产生的蒸汽炉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解决了目前的蒸汽炉在添加冷水的过程中会导致一段时间内蒸汽断供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烤烟回潮生物质燃料蒸汽炉,包括冷水箱、加热水箱、生物质燃烧炉,所述加热水箱可拆卸安装所述生物质燃烧炉上,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水箱一端的内底部,所述加热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蒸汽排出装置,所述蒸汽排出装置的蒸汽排出口的底壁高于所述冷水箱和所述加热水箱的顶壁,所述加热水箱内横向设有若干排列管,所述排列管朝向冷水出口的一端高于背向冷水出口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