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快速测定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478.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和;陈修林;方肖立;张玉斌;鲍世辉;任园;王春红;牛京涛;王祥彪;韩明智;张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杨来宝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系数 快速 测定 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快速测定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由主桶、水位控制孔、出水孔、支座、排水螺纹洞、支架组成,密封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在试验过程中利用生料带均匀紧密裹附试件侧面,将试件置于主桶内,保持水位不变,流出定量水所需时间,通过计算得到透水系数。该试验方法极大简化了试验装置,更为容易推广普及;同时,采用生料带为密封材料,可便于密封操作,保证密实性,简化试验装置,提高操作确实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快速测定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顾名思义能够及时有效将表面雨水渗透,减少表面雨水的积聚。为了实现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进行量化测定,需要进行试验。根据现有规范试验方法,透水系数测定装置较为固定,在利用实验室现有简便设备组装条件下难以实现,进而难以在满足要求时,在短时间内进行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
宋东方等在《建立透水路面材料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方法》中采用橡皮泥、生料带以及液态石蜡作为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密封材料采用规范提供的石蜡、橡皮泥,操作过程仍旧不便;程永振等在《一种透水混凝土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中提出,试验装置包括底筒、低筒顶部设置的金属孔板、放置在金属孔板上的试件套筒和顶筒、通过第一导管连接在低筒侧壁的进水槽、设置于顶筒侧壁的第二导管、放置于第二导管出水口的量筒;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尺寸试件进行调整水位,且试验装置制作较为繁琐,难以普及应用。侯晓乐等在《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检测装置》中,通过设置连接架,将检测筒与水槽内壁固定连接,同时设置多排水头进行水位及水量的控制,该装置不够简洁,使用组件较多,难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组装。
结合试验过程中对试件侧面的密封操作,选择黄油等密封材料时具有一定操作难度,难以将黄油等材料均匀涂抹于试件侧面,在将试件置于装置内时难以保证黄油等材料不发生粘壁现象。为此,找寻一种操作简便、且利于减少试验密封材料对试件及筒壁等的影响的材料,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过程中实操性问题,研发一种更为简洁的试验装置,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替代黄油等材料作为密封材料,形成一种密封效率更高、密封效果更好的操作流程,并更易推广的试验装置。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现: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快速测定装置,包括主桶、水位控制孔、出水孔、支座、排水螺纹洞和支架;
所述水位控制孔位于主桶上方,所述出水孔位于主桶下方,所述支座位于主桶底部,所述排水螺纹洞位于主桶底部中心,所述支架位于主桶内底用于支撑透水混凝土试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
优选的,所述排水螺纹洞由螺栓拼接,拼接处加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密封。
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试件侧面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紧密裹附,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将透水混凝土侧面裹附均匀,紧密填充透水混凝土与试验装置主桶之间的空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透水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浸水备用,将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按要求均匀裹附于试件侧面,且满足试件与主桶间隙厚度要求;
(2)将裹附均匀生料带的试件放置于主桶内,且置于支架上;
(3)关闭出水孔,密封排水螺纹洞,向桶内注入水,直至水填充整个主桶,浸没整个试件,且水面与水位控制孔平齐;
(4)打开出水孔,同时注入定量水量Q,且保持水位不变;
(5)记录定量水透过排出时间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膜榫卯式可移动基础
- 下一篇:一种工程监理用渗水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