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2760.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20;A61M5/31;A61M5/315;A61M5/32;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自动 药手环 | ||
本发明创造属于急救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包括橡胶管,还包括:连接扣,分为插部和扣部,插部和扣部分别安装在橡胶管的两端;所述插部与橡胶管滑动连接,所述扣部与橡胶管固定连接;控制端,固定安装在扣部上,与橡胶管内部连通;两个弧形卡套,套在橡胶管上,与橡胶管滑动连接,分别用于确定手腕上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位置;给药组件,安装在橡胶管上,与橡胶管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手环可以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将预存储在药剂包的药剂注射到患者体内,给患者争取时间,使得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展开救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急救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都会进入到重症监护室中进行监护,在重症监护室中存在有各种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一般医护人员会通过设备上的数据以及患者可被观测到的情况来确认患者的状态。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在重症监护室中也进行了物联网设置了,实现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远程监护的目的。但是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随时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虽然监护室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更加及时的得知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的情况,但是从发下患者发生情况,再到给予患者治疗或者缓解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时间是不可控,所以病人也会出现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或者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症监护用的自动给药手环,包括橡胶管,还包括:连接扣,分为插部和扣部,插部和扣部分别安装在橡胶管的两端;所述插部与橡胶管滑动连接,所述扣部与橡胶管固定连接;控制端,固定安装在扣部上,与橡胶管内部连通;两个弧形卡套,套在橡胶管上,与橡胶管滑动连接,分别用于确定手腕上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位置;给药组件,安装在橡胶管上,与橡胶管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端包括:电源模块,安装在扣部中;中心控制器,安装在扣部中,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微型气泵,安装在扣部上,与中心控制器以及电源模块电连接,与橡胶管内部连通;通信模块,安装在扣部中,与中心控制器电连接;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橡胶管中,与中心控制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给药组件包括:止血组件,一端伸入到橡胶管中,另一端位于橡胶管外,与患者皮肤贴合;注射组件,位于止血组件相对应的位置,一端伸入到橡胶管中,另一端位于橡胶管外。
作为优选,所述的止血组件包括:第一管体,一端伸入到橡胶管中,与橡胶管密封连接;止血填充物,填充在第一管体中,并与第一管体的另一端同时与患者皮肤相接触;第一穿刺膜,设置在第一管体位于橡胶管中的一端,与第一管体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射组件包括:第二管体,位于止血组件相对应的位置,一端从橡胶管的另一侧穿入到橡胶管中,与橡胶管密封连接;第二穿刺膜,设置在第二管体位于橡胶管内的一端,与第二管体密封连接;药剂包,安装在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体滑动连接;药剂助推结构,与橡胶管固定连接,用于推动药剂包。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剂包包括:药剂容纳盒,安装在第二管体中,与第二管体滑动连接,用于容纳药剂;穿刺针,设置在药剂盒的一端,针尖穿过第二穿刺膜伸入到橡胶管中;推动头,设置在药剂盒的另一端,一端与药剂盒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药剂推动结构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剂推动结构包括:连接片,有两块且为柔性无弹性材质,安装在第二管体和橡胶管之间,一端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管固定连接;连接头,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片上,与连接片固定连接;可调节连接带,为无弹性且可调节的带状体,两端皆与对应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