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方法及络合剂与络合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287.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粟侥;朱加清;李景;李浩;胡云剑;邢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3/02 | 分类号: | C10G73/02;C10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刘亭亭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合成 油浊点 方法 络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费托合成油脱蜡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方法及络合剂与络合剂的应用。该络合剂包含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为纤维素、葡萄糖、尿素、硫脲、乙酰胺、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分B为硅藻土、白土、高岭土、钛白粉、拟薄水铝石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组分A:组分B的质量比为(1‑50):1。具有脱蜡效率高、无需使用活化剂和溶剂、工艺简单易实现的优点,可显著降低费托合成油的浊点,提高低温流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费托合成油脱蜡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方法及络合剂与络合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费托合成工艺所制备的油品,其直链烃类含量通常达到90%以上,因此可将其作为高品质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由于该油品具有凝点偏高、低温流动性能较差的缺点,须采用异构化技术对油品性质进行改善。然而费托合成工艺所制备的油品在经过异构化处理后,产物中仍会存在正构烷烃残留,导致产物油的浊点降幅较低、低温流动性能依然不够理想。因此须对其进行脱蜡处理以降低浊点。
CN104560195B公开了一种异丙醇尿素水溶液脱蜡方法,该方法包括:原料油和异丙醇尿素水溶液混合后进入反应器进行络合反应,所述反应器在减压条件下操作,反应器顶部的气相流出物经冷却后循环回反应器,反应器底部得到的反应产物一部分返回反应器,剩余部分去络合物沉降洗涤塔进行后续分离处理,其中,所述反应器的进料温度为60-80℃,反应终温为20-32℃,反应器操作压力为22-50kPa。该方法采用异丙醇作冷却介质,利用异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时汽化吸热,达到络合反应多温度的要求,但需对反应器进行减压操作。
CN102453548B公开了一种使用脱蜡助剂的溶剂脱蜡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熔融的脱蜡原料和脱蜡助剂混合,然后加入脱蜡溶剂并冷却至脱蜡温度,溶剂的加入方式采用多点稀释方法,或者采用一次全稀释方法,在脱蜡温度下过滤分离即可得到脱蜡油和脱蜡蜡膏,所说的脱蜡助剂是费托合成蜡大于530℃的任意馏分。所述溶剂可以是C3-C6的脂肪酮或其混合物,或者是酮与C6-C8芳香烃的混合物。该方法可提高过滤速度,但涉及助剂以及酮类和芳烃类溶剂的使用。
CN101191083B公开了一种降低溶剂脱蜡油浊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含蜡润滑油料与脱蜡溶剂混合,冷却至过滤温度,送入转鼓过滤机中过滤;b.将步骤a中得到滤液冷却至低于转鼓过滤机过滤温度1℃至5℃,送入管式过滤器进行二次过滤;滤液送入分离系统将脱蜡溶剂与脱蜡润滑油料分离;c.管式过滤器进出口差力降达到设定值后,停止过滤,用脱蜡溶剂冲洗溶解其上的蜡晶,冲洗液与步骤a所述含蜡润滑油料混合。该方法需要使用脱蜡溶剂,工艺流程冗长,并且对过滤器有特定要求。
综上,现有技术在脱蜡过程中一般需要引入活化剂和有机脱蜡溶剂,对反应或过滤过程有严格的条件要求,后续需多次蒸馏脱除溶剂并回收,工艺流程冗长,导致处理周期长、成本高。因此,提供一种脱蜡效率高、工艺简单易实施、处理周期短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费托合成工艺所制备的油品经异构化处理后仍存在的残留正构烷烃导致产品油的浊点较高、低温流动性较差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溶剂脱蜡技术中溶剂回收过程复杂、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方法及络合剂与络合剂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络合剂,该络合剂包含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为纤维素、葡萄糖、尿素、硫脲、乙酰胺、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分B为硅藻土、白土、高岭土、钛白粉、拟薄水铝石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组分A:组分B的质量比为(1-50):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降低费托合成油浊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费托合成油与络合剂进行络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B)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第一过滤分离,得到脱蜡油和蜡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