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1644.X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8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建标;王瑶;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冰箱 冷凝器 全底置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压缩机仓室、背部出风口、侧出风口、中间风道、接水盘、冷凝器、支撑柱和风机;中间风道位于压缩机仓室与接水盘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本发明通过布局和结构优化,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实现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底置放置,同时采用风机供风,实现强制对流换热,使整个制冷器件保持在可靠的工作状态下,将冷凝器与压缩机仓分开,将接水盘、冷凝器和风机整体布置在冰箱正底部,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布局优化,高效、可靠的实现制冷器件的散热,提高了完全嵌入式冰箱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冰箱整体的发展方向为薄壁化、完全嵌入式和智慧化。薄壁化和完全嵌入式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放置空间的减小,空气流动性的减弱,不可避免的面产生制冷器件的散热困难的问题。制冷器件的散热不仅决定着冰箱整机的制冷性能,同时也决定着能耗、使用寿命和用户安全等。
现阶段冰箱的冷凝器一般放置在冰箱背部靠底端,通过侧进风口、风机、背出风口形成散热通道,该散热结构对于完全嵌入式冰箱,由于多面处于封闭状态,导致散热效果较差,影响冰箱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散热效果较差直接制约了完全嵌入式冰箱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压缩机仓室、背部出风口、侧出风口、中间风道、接水盘、冷凝器、支撑柱和风机,解决了现有的散热结构对于完全嵌入式冰箱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包括压缩机仓室、背部出风口、侧出风口、中间风道、接水盘、冷凝器、支撑柱和风机;所述压缩机仓室位于冰箱整机的背部底端;所述压缩机仓室的内部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仓室的后板上开设有多个背部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仓室的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侧出风口;所述中间风道位于压缩机仓室与接水盘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接水盘的顶部为开放式,四周有延伸翻边;所述延伸翻边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用于与冰箱箱体连接;所述接水盘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底进风口;所述底进风口的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进风导风圈;所述接水盘的前壁面上部开设有前出风口;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在接水盘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柱靠近进风导风圈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风机底座上;所述风机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接水盘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出风口设置于后板的一侧;所述背部出风口的个数为6-8个。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风道用于热风从接水盘空间向压缩机仓室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导风圈的高度低于接水盘的壁高。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导风圈的直径大于风机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与进风导风圈之间的距离为0.5cm及以上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单层或多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完全嵌入式冰箱一般将冷凝器放置在冰箱背部靠底端,通过侧进风口、风机、背出风口形成散热通道,由于多面处于封闭状态,导致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布局和结构优化,创造性的将风机、冷凝器放置在冰箱底部,在压缩机仓室与接水盘之间设置中间风道,使热风可由接水盘空间向压缩机仓室流动;采用风机供风,实现强制对流换热,使整个制冷器件保持在可靠的工作状态下,将冷凝器与压缩机仓分开,将接水盘、冷凝器和风机整体布置在冰箱底部,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布局优化,高效、可靠的实现制冷器件的散热,与传统的将冷凝器放置在冰箱背部相比,提高了完全嵌入式冰箱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