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906.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庞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K9/6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黄素云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太网 精简 传输 多点 集中 远程 备份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技术和系统,涉及数据容灾技术领域。一方面提供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技术,包括获取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数据量大小,根据数据量大小选择优先传输或者选择优先分类分块,分块完成的数据进行压缩后加密,将加密完成的数据备份一次并在其他任意端服务器存储;另一方面提供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系统包括,端服务器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分析单元、第二分类单元、第二分块单元、传输单元以及存储单元,和节点服务器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分类单元、第一分块单元、压缩单元、加密单元、关联单元以及备份单元,提高了对用户数据的保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容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数据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关键型指标,经过调查发现,全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都特别关心数据安全性问题,但是由于配置一套数据安全系统,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相对较大的,因此,现今只有四成以下的企业为自己配备了数据安全系统。
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针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安全系统,但是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对企业的数据安全性重视程度任然不高,因此,其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407944A。公开了一种容灾备份方法和系统。其包括当上层应用的输入输出IO数据量达到或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将容灾数据缓存到本地数据缓存空间;当所述IO数据量低于所述预定的阈值时,将所述本地数据缓存空间中存储的所述容灾数据传输至远程备份数据端;由此可见,所述一种容灾备份方法和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本地特定的存储空间,待业务压力较少时进行容灾数据传输,当系统一直持续很高的业务量时,就只能通过本地的存储空间对数据进行备份,若在此过程中发生灾难性时间,难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很难恢复,难免会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对于数据的安全,应当在无论是在数据量高的情况还是数据量低的情况下都应当对数据保持本地存储的情况下也能够远程进行备份,并且在备份过程中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传输速度,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保证对数据的保护能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方法,另一方面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当数据量较大时不能实时对数据进行传输导致对数据的保护能力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数据获取单元实时获取用户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单元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小,且根据数据量大小选择优先传输或者选择优先分类和分块;
步骤s2,通过数据分类单元将用户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当分类完成时对数据按照字长进行分块;
步骤s3,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用户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单元;
步骤s4,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后将用户数据经压缩单元进行压缩,并当压缩完成时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
步骤s5,将加密完成的用户数据通过数据备份单元备份一次并在其他任意一个端服务器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