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789.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马浩;李长河;刘波;陈云;曹华军;周宗明;张乃庆;吴启东;卢秉恒;高腾;张彦彬;刘明政;王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内外 智能 切换 介质 循环 散热 铣削 加工 系统 | ||
1.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包括工作台、主轴、动力系统,所述主轴与动力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环:套在主轴外周,能够与主轴产生相对转动,固定环设有介质流入口和介质流出口;
刀具组件:与主轴连接,内部设有储存腔,储存腔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一端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另一端与主轴设置的通孔连通,刀具组件内部还设有与储存腔连通的集热孔,集热孔为盲孔,并延伸至刀具组件的刀刃处;
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被配置为:在固定环和主轴的相对转动下,第一流道与介质流入口连通的同时,第二流道与介质流出口连通、第二流道与介质流入口连通的同时,第一流道与介质流出口连通;
还包括切削液供给机构及冷却液供给机构,切削液供给机构通过切换阀组与设置在刀具组件外围的切削液喷嘴连接,冷却液供给机构通过切换组件与固定环的介质流入口连接,固定环的介质流出口与散热装置的进口连接,散热装置的出口与冷却液回收箱连接;
还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刀具组件工作时的切削力,所述检测元件通过能够随刀具组件及主轴做同步转动的无线传输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与切换组件连接,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切削力信息控制切换阀组工作,实现切削液供给机构及冷却液供给机构工作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刀柄和刀具,刀具的直径小于刀柄的直径,所述储存腔开设在刀柄内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开设在刀柄内部,集热孔开设在刀具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刀柄和刀具,所述刀具的直径大于刀柄的直径,所述储存腔开设在刀具内部,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包括设置在刀柄内的主流道部及设置在刀具内的延伸流道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法兰组件,所述密封法兰组件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与固定环上端面密封配合,下法兰与固定环下端面密封配合,上法兰和下法兰通过传动键基体连接,所述传动键基体通过传动键与刀具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由第一固定环部和第二固定环部拼接构成,第一固定环部设有流入导流槽,流入导流槽与介质流入口连通,第二固定环部设有流出导流槽,流出导流槽与介质流出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环部和/或第二固定环部与主轴之间设有封堵条,用于将流入导流槽和流出导流槽进行隔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出口还通过切换阀组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真空发生器与冷却液回收箱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外冷智能切换的介质循环散热铣削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还设置有磁铁,磁铁的一侧设置有能够随刀具组件及主轴做同步运动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检测元件及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对检测元件和无需传输模块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7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超亲气丝控制气泡分裂和滑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