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管道及渗滤液收集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0345.4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佳腾堆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79 | 分类号: | C05F17/979;C05F17/986;C05F17/964;C05F17/6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王晶莹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固废好氧 堆肥 生物 通风管道 渗滤 收集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管道及渗滤液收集一体化系统。通风管道包括底部开设有排污口的管道组件,管道组件由若干个管体拼接组成,管体的主体为沟槽,沟槽的横截面呈U型,顶部设有带孔盖板,U型沟槽的内部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安装有自发热恒温导线。如上通风管道与风机和收集渗滤液的管道连接。本发明中带孔盖板和沟槽组合成为一个单元可以根据项目的长度进行连接模块化组装,方便操作和后期维护,设有排污口与渗滤液收集装置连接,可对渗滤液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管道及渗滤液收集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好氧堆肥是在通气条件好,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好氧菌对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污、秸秆、枯枝败叶、餐厨垃圾等)进行吸收、氧化以及分解的过程,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供风是好氧堆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堆肥期间,通风主要是给微生物提供氧气以降解有机物。
目前,好氧堆肥的通风通常采用风机向打孔的管道中供风,常用PVC或者PE管道作为通风通道,直接将通风通道预埋到混凝土中进行使用,在气流均匀性、渗滤液管理能力、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收集和管理渗滤液方面没有解决方案,造成污染,并且同时针对寒冷地区使用加热功能,一般是在风机口添加加热模块,造成加热后的空气温度衰减非常严重且分布不均匀,热量无法到达管道尾端,进而影响好氧发酵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管道及渗滤液收集一体化系统。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管道,包括底部开设有排污口的管道组件,管道组件由若干个管体拼接组成,
管体的主体为沟槽,沟槽的横截面呈U型,顶部设有带孔盖板,沟槽的前端设有连接母槽,沟槽的后端设有与连接母槽匹配的连接公槽,
U型沟槽的内部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安装有自发热恒温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内壁矮于外壁形成托槽,用于承托带孔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带孔盖板为镀锌花纹盖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带孔盖板四周设置有加强筋,内侧斜向设置有若干个肋筋。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侧部和底部沿横向及纵向均分别设置有加强支持筋。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内部上侧设置有S钩挂钩槽,S型挂钩卡接在S钩挂钩槽内作为沟槽内自发热恒温导线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公槽的一侧设有凸起连接部,所述连接母槽设有凹陷连接部,凹陷连接部与托槽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凹陷连接部与凸起连接部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连接部与托槽之间的间隙可拆卸设置有底部与U型的沟槽匹配的连接板,连接板设有通孔,用于与管道连接。
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和生物干化的通风渗滤液收集一体化系统,所述包括如上所述的通风管道、用于给所述通风管道供风的风机和与管道组件底部的排污口连接用于收集渗滤液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的排污口处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所述通风管道及一体化系统克服了现有混凝土现浇结构的维护困难,施工周期长,使用寿命短,无法收集渗滤液等不足,带孔盖板和沟槽组合成为一个单元可以根据项目的长度进行连接模块化组装,方便操作和后期维护,设有排污口与渗滤液收集装置连接,可对渗滤液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佳腾堆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佳腾堆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