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126.6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于传兵;刘志国;邓朝安;王亚运;郭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0;B03D103/02;B03D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张超艳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性 硫化 铜矿 分离 组合 抑制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方法。所述组合抑制剂包括:第一抑制剂和第二抑制剂,常温常压下按质量比为(60.0~90.0)∶(10.0~40.0)配比混合并搅拌30~60min制备得到;所述第一抑制剂包括过碳酸钠、过碳酸钾以及过硫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抑制剂包括腐殖酸钙盐、腐殖酸钠盐、腐殖酸铵盐以及腐殖酸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本发明针对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石,通过添加所述组合抑制剂实现了含水溶性铜矿物的硫化铜矿低碱度清洁铜硫分离,解决了低碱度下铜硫分离的技术难题和选矿废水的环境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冶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铜硫矿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世界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铜硫共生是硫化铜石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而此类矿石中有时存在着水溶性铜矿物,如胆矾是一种天然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铜,分布情况很广,亦称其蓝矾或铜矾,其化学式为CuSO4·5H2O,容易溶解,造成矿浆中出现大量的Cu2+活化硫铁矿(包括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等)使得铜硫分离变得更加困难。虽然近年来在含水溶性的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上有一定的发展,但其适应性较差,选矿技术指标参差不齐,存在诸多弊端。
铜硫分离的实质就是将铜矿物与硫矿物分离,铜硫分离过程中涉及到铜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硫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白铁矿等。目前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浮选工艺就是“抑硫浮铜”工艺和“铜硫混浮-铜硫分离”工艺。常在高碱条件下把石灰作为抑制剂实现铜硫分离,石灰用量过大时对黄铜矿、斑铜矿等铜矿物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且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大,出现管道堵塞、结垢、腐蚀设备,造成选矿废水因为pH值过高不达标,铜精矿品位低等现象。
现有传统方法的缺点是,(1)加入硫化钠沉淀Cu2+,硫化钠的用量难易控制,过量对铜矿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硫化钠对环境有明显的负面影响。(2)加入大量的石灰抑制硫铁矿,浮选铜矿物。第一,矿浆中的石灰能够促进粘土矿物颗粒与硫化铜矿物颗粒异相凝聚,不利于矿物颗粒的分散与浮选分离;第二,大量的石灰对黄铜矿、斑铜矿等铜矿物有的可浮性有较大影响;第三,石灰用量大,出现管道堵塞、结垢、腐蚀设备,尤其是当石灰造成矿山废水因pH值过高不达标等现象。第四,石灰用量大,不利于矿石中金银矿物的综合回收。第五,采用亚硫酸钠、腐殖酸钠、焦亚硫酸钠、木质素、氰化物等辅助抑制剂与石灰组合作铜硫分离的抑制剂的情况,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石灰的用量难以大幅度降低,辅助抑制的用量较大且效果不明显或者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铜硫分离效果不理想。
因此,研究含水溶性铜矿物的铜硫分离的高效、环保的铜硫分离技术,既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国家政策,也可促进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方法,以克服因为水溶性铜矿物的存在,导致铜硫矿中铜硫分离困难,选矿药剂用量大、药剂成本高、铜精矿品位低,且铜选矿尾矿水因pH值过高带来的环保问题;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使用简单、适应能力强、技术指标良好且稳定、药剂绿色环保等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用组合抑制剂,所述组合抑制剂包括:第一抑制剂和第二抑制剂,所述组合抑制剂在常温常压下,按质量比为(60.0~90.0)∶(10.0~40.0)配比混合,搅拌30~60min制备得到;其中,所述第一抑制剂包括过碳酸钠、过碳酸钾以及过硫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抑制剂包括腐殖酸钙盐、腐殖酸钠盐、腐殖酸铵盐以及腐殖酸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水溶性铜的硫化铜矿铜硫分离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