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9990.4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武;李树行;代金松;马庆利;王敬禹;张军伟;李树宾;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0/02 | 分类号: | C08F110/02;C08F4/646;C08F4/649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8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062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催化剂 组分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先将卤化镁化合物在烃类溶剂中分散,再加入醇化合物,与卤化镁化合物形成醇镁化合物,然后加入给电子体进行反应,并加入钛化合物进行载钛反应,反应的母液于90-140℃恒温结束后,将其降温,降温控制20~50℃范围内,降温速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5min/℃,再进行固液分离,最后经过多次洗涤后得到催化剂组分的悬浮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速度为1~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化合物的加入量以卤化镁化合物的用量计,为0.1~6mol醇/1mol卤化镁,于40~140℃下搅拌反应0.5~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化合物的加入量以卤化镁化合物的用量计,为1.5~3.5mol醇/1mol卤化镁,于100~110℃下搅拌反应1~3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子体的加入量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1~0.5mol给电子体/1mol卤化镁,于20~80℃下搅拌反应0.5~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子体的加入量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2~0.4mol给电子体/1mol卤化镁,于40~60℃下搅拌反应0.5~0.7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钛反应中,钛化合物加入量为20~55mol钛化合物/1mol卤化镁,醇镁化合物的滴加温度为-25~25℃,醇溶液的滴加时间30~180min;母液以1min/℃速度升温到90~140℃,并恒温0.5~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钛反应中,钛化合物加入量为30~45mol钛合物/1mol卤化镁,醇镁化合物的滴加温度为-15~15℃,醇溶液的滴加时间60~120min;母液以1min/℃速度升温到100~130℃恒温1~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氮气保护下,卤化镁分散在烃类溶剂中;
2)加入醇化合物,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1~6mol醇/1mol卤化镁,于40~140℃下搅拌0.5~6小时,与卤化镁形成醇镁化合物;
3)加入给电子体,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1~0.5mol给电子体/1mol卤化镁,于20~80℃下搅拌0.5~1小时,与步骤2)产生的产物进行反应;
4)加入钛化合物,进行载钛反应;
5)母液升温到90~140℃后恒温,恒温0.5~4小时;
6)降温控制20~50℃范围内,然后固液分离;
7)最后多次洗涤后,得到催化剂组分悬浮液。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的应用。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时,聚合时间为0.1~6小时,聚合温度为5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9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