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传输电能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246.4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R·布尔登斯基;W·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睿格恩汽车部件(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10;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鸿达 |
地址: | 21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传输 电能 设备 | ||
1.用于将电能无线传输到能量接收器上、特别是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上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支承面(2),所述能量接收器在能量传输时能设置在所述支承面上,所述设备(1)具有用于传输电能的至少一个感应线圈(3)和在所述设备(1)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空气通道(4),所述空气通道从在所述支承面(2)中构成的开口(5)出来延伸到所述设备(1)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7)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3)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4)引导通过所述感应线圈(3)的绕组,所述感应线圈优选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承面(2)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感应线圈(3)的支承件(6)、优选支承板,所述支承件具有空隙部(7),所述空气通道(4)延伸穿过所述空隙部。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优选通过支承板构成的支承面(2)是基本上矩形的,并且所述开口(5)在所述支承面(2)的纵轴线(L)上或至少靠近该纵轴线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与所述支承面(2)的边缘(8)隔开距离地构成,优选至少隔开1.5cm的距离、特别优选隔开2cm的距离。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在所述空气通道(4)中生成空气流的流体机器(9),所述流体机器设计用于沿从所述支承面(2)进入到所述空气通道(4)中的方向形成所述空气流。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具有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通道(6)输送的空气朝向所述感应线圈(3)和/或所述设备(1)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电运行构件(11)引导的至少一个器件(10)。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4)至少在其经过所述感应线圈(3)和/或所述另外的电运行构件(11)旁边的区域中封闭并且优选直至到达所述设备(1)的排出区域(12)中,进入到所述设备(1)中的液体能穿过所述排出区域从所述设备(1)排出。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面(2)上构成有至少一个突出部(13),所述突出部设置用于与所述支承面隔开距离地保持所述接收装置,以便利用要输送到所述空气通道(4)中的空气较好地从下面冲刷,所述突出部(13)优选包括至少一个筋条和/或凸头。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是乘客舱装备结构的构件,所述设备(1)优选设置用于设置在副仪表板上、车门护板上、杂物箱中、前置物架上和/或座椅靠背的背侧上。
11.车辆的、特别是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乘客内舱的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12.车辆、特别是机动车,所述车辆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或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单元。
13.用于将电能无线传输到能量接收器上、特别是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上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将用于能量传输的所述能量接收器设置在支承面(2)上,借助于至少一个感应线圈(3)传输电能,并且使用于冷却所述能量接收器和/或所述设备(1)的空气运动通过在所述设备(1)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空气通道(4),所述空气通道从构成在所述支承面(2)中的开口(5)中出来延伸到所述设备(1)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开口(5)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3)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睿格恩汽车部件(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派睿格恩汽车部件(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2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