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基板生产炉及溢流砖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8099.9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李赫然;宋义锋;陈英;郭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C03B5/00;C03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岳永先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生产 溢流 | ||
本发明涉及玻璃基板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炉及溢流砖,其中,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包括溢流砖(1),所述溢流砖(1)包括两个在底部交汇形成砖尖轮廓线(12)的侧面(11),所述砖尖轮廓线(12)在常温下为从底部向顶部凹陷的弧形线,并且所述砖尖轮廓线(12)在工作温度下为直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溢流砖的高温变形的特点纳入考虑,砖尖处的轮廓线在常温下设计为弧形,从而可以在高温变形后及重力作用下形成为直线,以保证玻璃基板生产的质量,避免砖尖变形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后影响玻璃基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炉,还涉及一种溢流砖。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电玻璃基板生产中现有溢流下拉法和浮法两种方式。使用溢流下拉法生产光电玻璃基板是通过熔融的玻璃液流进溢流砖内,慢慢由溢流砖两侧砖沿溢出,形成两面玻璃流,在下流至溢流砖砖尖时汇流成一片玻璃,并通过牵引辊轮拉动成板,此方法是溢流下拉法的制板工艺过程。
玻璃基板的宽度主要取决于溢流砖的长度,溢流砖越长,玻璃基板就越宽,要确保熔融的玻璃液在溢流砖内的流动就需要马弗炉内保持1300℃的高温。溢流砖是用特种陶瓷耐高温材料制作而成,在马弗炉中溢流砖砖体两端有支撑,长期在高温下会发生蠕变,在溢流砖蠕动变形过程中砖体中间部分会慢慢下沉,砖体越长,变形越大砖体下沉越多。砖体变形改变了溢流砖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熔融的玻璃液在溢流砖内的流动分布,造成生产出来的玻璃基板厚度不均匀,严重变形也会导致溢流砖断裂、停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炉,以解决溢流炉容易下沉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炉,其中,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包括溢流砖,所述溢流砖包括两个在底部交汇形成砖尖轮廓线的侧面,所述砖尖轮廓线在常温下为从底部向顶部凹陷的弧形线,并且所述砖尖轮廓线在工作温度下为直线。
可选择的,在常温下,两个所述侧面为凹面,在所述工作温度下,两个所述侧面均为平坦表面。
可选择的,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砖的水平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向所述溢流砖施加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的支撑力。
可选择的,垂直于所述溢流砖的两端端面的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所述端面贴合的支撑面。
可选择的,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包括能够沿水平方向驱动所述支撑座移动的驱动机构。
可选择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丝杠,所述电机通过丝杠传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
可选择的,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朝向形成为直线的所述砖尖轮廓线的下侧。
可选择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沿水平方向直线排列的多个感温探头。
可选择的,所述玻璃基板生产炉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控制所述支撑座移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溢流砖,其中,所述溢流砖为以上方案所述的溢流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溢流砖的高温变形的特点纳入考虑,砖尖处的轮廓线在常温下设计为弧形,从而可以在高温变形后及重力作用下形成为直线,以保证玻璃基板生产的质量,避免砖尖变形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后影响玻璃基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玻璃基板生产炉处于常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玻璃基板生产炉处于工作温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溢流砖和温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感温探头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