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837.6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国;叶明安;倪森键;水根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周文停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成型 正反 组织 效果 编织 方法 针织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将编织过程中加针的编织线圈采用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错组成的方式,使得加针模块的纵向收缩率增加,从而匹配所编织的针织物的整体收缩率。本编织方法使得在加针模块区域更加平顺,避免阶梯状效果,丰富了针织物的表现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正反针组织由整行的正面线圈和整行的反面线圈纵向排列组合而成,该组织为全成型针织服装的常用组织,由于其正反针交界的特殊性,使得原有的加针效果成阶梯状,严重影响了其外观效果。具体的,如图2所示,黑白色间条分别代表正反针相间,该组织有较大的纵向收缩率,灰色区域为加针模块,多为正针编织交叉而成,纵向缩率小于组织,因此产生较明显的阶梯状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使得加针线圈由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组成并增加其纵向缩率。达到和整体组织匹配的效果,避免阶梯状效果,为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的编织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将编织过程中加针的编织线圈采用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交错组成的方式,使得加针模块的纵向收缩率增加,从而匹配所编织的针织物的整体收缩率。从而使得在加针模块区域更加平顺,避免阶梯状效果。
作为优选方式,以一正一反正反针组织,右侧缝加针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后下针床线圈翻至前上针床,纱嘴右行编织前上针床针位线圈,再将挂在前上针床针位的线圈由前上针床翻回后下针床;
步骤2:将前下针床线圈翻至后上针床,纱嘴左行编织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再将挂在后上针床针位的线圈由后上针床翻回前下针床;
步骤3: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同时编织加针针位前上针床针位;纱嘴左行编织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步骤4:将后下针床线圈翻至前上针床,纱嘴右行编织前上针床针位线圈,其中,前上针床针位线圈包括加针针位的前上针床针位线圈,然后再将挂在前上针床针位的线圈由前上针床翻回后下针床;
步骤5:将前下针床线圈翻至后上针床,纱嘴左行编织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再将挂在后上针床针位的线圈由后上针床翻回前下针床;
步骤6: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同时在加针针位编织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纱嘴再左行编织前下针床其他针位线圈;
步骤7:将后下针床线圈翻至前上针床,其中包括加针针位后下针床针位线圈;纱嘴右行编织前上针床针位线圈,其中包括加针针位的前上针床针位线圈,然后由前上针床所有针位线圈翻回后下针床;
步骤8:将前下针床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其中包括加针针位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纱嘴左行编织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其中包括加针针位的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然后由后上针床所有针位线圈翻回前下针床;
步骤9:将加针针位后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上针床,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同时编织加针针位前上针床针位线圈,再将加针针位前上针床针位线圈翻回后下针床;
步骤10:将加针针位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纱嘴左行编织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同时编织加针针位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再将加针针位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回前下针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改善全成型正反针组织加针效果的编织方法而成的针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