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自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794.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雷;张世昌;周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赵秀芹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放电 性能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自放电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累计均衡容量以及荷电状态SOC变化参数,SOC变化参数表示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内的SOC变化量与基准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基于累计均衡容量和SOC变化参数,确定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自放电性能。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使用过程中的电池自放电性能进行衡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自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池自放电现象,即电池电量会自动减少或消失的一种现象。由于电池的自放电现象会影响电池性能,因此,在衡量电池性能时会对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进行检测。
现阶段,需要在电池静置期间采集电池在两个不同静置工况下的两个开路电压,并利用两个开路电压的差值来衡量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然而,在该方法中采集完第一个开路电压之后,需要对电池长期静置之后,比如静置大约1天左右,再采集第二个来路电压。
然而,这种方法可应用于电池出厂前,但是在电池出厂之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难以达到长期静置的条件,因此缺少一种能够对使用过程中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自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对使用过程中的电池自放电性能进行衡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自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累计均衡容量以及荷电状态SOC变化参数,SOC变化参数表示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内的SOC变化量与基准变化量之间的差值;
基于累计均衡容量和SOC变化参数,确定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自放电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自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累计均衡容量和SOC变化参数,确定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的自放电参数。由于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其自放电性能和容量均衡均会导致其SOC发生变化,因此,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获取电池的SOC变化量和均衡容量,可以准确得到目标电池在使用过程的目标时间段的自放电参数。由于自放电参数可以表示目标电池在使用过程的目标时间段内的自放电性能,从而可以利用该自放电参数对使用过程中的电池自放电性能进行衡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间段内的累计均衡容量,包括:
获取目标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对应的第一累计均衡容量以及目标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对应的第二累计均衡容量;
将第二均衡容量与第一均衡容量的差值,确定为目标时间段的累计均衡容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累计均衡容量的方式,可以准确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累计均衡容量,进而便于提高电池自放电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目标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时对应的第一累计均衡容量以及目标时间段的终止时刻对应的第二累计均衡容量,具体包括:
累计目标电池从出厂时刻开始的每次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均衡容量,以及每次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均衡容量;
在累计到起始时刻时,获取出厂时刻至开始时刻之间累计的休眠均衡容量和工作均衡容量的第一累加结果,将第一累加结果确定为第一累计均衡容量;
在累计到终止时刻时,获取出厂时刻至终止时刻之间累计的休眠均衡容量和工作均衡容量的第二累加结果,将第二累加结果确定为第二累计均衡容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累计休眠均衡容量和工作均衡容量的方式来得到累计均衡容量,可以全面考虑休眠过程中和工作过程中的均衡容量,提高了累计均衡容量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象搜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