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055.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唯众有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8B3/10;G08B21/24;H04B5/00;H04R3/00;H04W56/00;H02J9/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勤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考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考勤系统包括处理器、数据库、录入系统和时间系统;所述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录入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考勤终端包括打卡机、扩音设备和挂板;所述挂板设置在打卡机的背部,扩音设备通过蓝牙与打卡机的输出端连接,时间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时间系统和记录系统的设置,在员工打卡时可以记录已打卡的员工,在时间系统记录临近上班时间时,会控制第一播音模块播报未打卡员工,提醒忘记打卡的员工打卡,有效避免了忘记打卡的现象发生,可以设置两个挂板固定在进门和出门时比较显眼的位置,便于提醒员工打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员工考勤以及考勤信息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早之前,员工考勤多使用传统的机械式打孔考勤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常用的考勤系统包括基于射频卡技术实现的考勤管理系统、指纹识别或视网膜识别考勤管理系统,基于射频卡技术实现的考勤管理系统使用最为普遍。
为了避免存在员工代打卡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考勤机采用指纹和人脸双重验证的方式来避免,而在实际的考勤过程中,由于考勤机位置设置的不合理,忘记打卡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存在员工误认为自己打过卡了,最终没能打卡成功的现象发生,之后再通过申请补录操作不便,也同样会浪费工作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通过时间系统和记录系统的设置,在员工打卡时可以记录已打卡的员工,在时间系统记录临近上班时间时,会控制第一播音模块播报未打卡员工,提醒忘记打卡的员工打卡,有效避免了忘记打卡的现象发生,可以设置两个挂板固定在进门和出门时比较显眼的位置,便于提醒员工打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考勤系统及考勤终端,包括处理器、数据库、录入系统和时间系统;所述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录入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时间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库的输出输入端连接有指纹存储模块和面部存储模块,录入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和面部识别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连接有记录模块,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播音模块,处理器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显示模块,且处理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操作模块,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源管理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播音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时间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授时终端,且授时终端的输入端上连接有WiFi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打卡机、扩音设备和挂板;所述挂板设置在打卡机的背部,扩音设备通过蓝牙与打卡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打卡机前端的左侧上方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下方的打卡机表面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打卡机前端右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指纹模块,指纹模块上方的打卡机表面设置有人脸摄像头,指纹模块下方的打卡机表面安装有第一喇叭,打卡机右侧的下方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显示屏、人脸摄像头、指纹模块、操作按键和第一喇叭均与打卡机内部的设备连接;
所述扩音设备的前侧上方表面设置有第二喇叭,第二喇叭通过蓝牙与打卡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挂板的前端中部表面固定有卡板,卡板前端对应位置的打卡机背部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尺寸大于卡板尺寸,卡槽的内部横向连接有挂杆,且挂杆挂置在卡槽的内侧,卡板置于打卡机后端的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打卡机的背部下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的内部安装有备用电池,且电池仓上固定有仓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唯众有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唯众有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