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洞门负环管片拆除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966.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新;赵洪岩;李生光;李森;阚宝存;范家勐;魏勇;吴昊;崔京凯;李家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聚;宋元松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洞门负环 管片 拆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洞门负环管片拆除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负环管片组件和螺栓组件,负环管片组件包括五个A块管片和一个K块管片。该方法包括:洞门负环管片组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拼装连接和计算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通过设置五个A块管片和一个K块管片,可以快速安全的拆除相关部件,对于洞门位置的负环管片组件,可以利用油缸将上横向肋板一和上横向肋板二快速顶出隧道,对于非洞门位置的混凝土负环管片组件,依次拆除相关管片,即先将K块管片拔除,然后再由上至下依次拆除同一环其余位置的混凝土负环管片,可以最大化的避免混凝土负环管片的损坏,且无施工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洞门负环管片拆除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盾构施工始发阶段,需要拼装负环管片,给盾构机提供足够的支反力,保证盾构机能够进入隧道,正常施工。当盾构机始发掘进里程达到隧道内部管片提供的摩擦阻力大于盾构机掘进推进力时,负环管片具备拆除条件;此时即可进行负环拆除,负环管片是临时结构,起到过渡和提供支撑力的作用,是需要拆卸的管片。
通常情况下,负环管片采用的常规拆除方法是先从背后钻开管片螺栓的中间拼装孔,拧上拼装头,然后人工拆下其它负环管片与该块管片的连接螺栓,最后强力提吊出K块管片,然后再依次拆下整环负环的所有管片。采用该方法,由于K块两侧具有一定的楔形量,强力拔除负环K块时将会对纵向和周向相接触的负环管片和钢丝绳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盾构始发阶段施工时,需要封堵洞门,需要进行注浆封堵。封堵完成后,洞门位置的负环管片被固定在了洞门位置,采用常规的办法很难将其拔除,常常需要人工将洞门位置封堵的泥浆清除后,然后再辅助水平方向的拉力才能将其拔除,拔除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风险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洞门负环管片拆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洞门负环管片拆除装置,包括负环管片组件和螺栓组件,负环管片组件包括五个A块管片和一个K块管片,A块管片的圆心角为66.5度,K块管片的圆心角为27.5度,A块管片和K块管片内部均设置有空腔,A块管片下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横向肋板一,下横向肋板一外壁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纵向肋板一,纵向肋板一顶部内壁设置有纵滑槽,纵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上横向肋板一,K块管片下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横向肋板二,下横向肋板二的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纵向肋板二,纵向肋板二的纵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上横向肋板二,下横向肋板一和下横向肋板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撑靴,撑靴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保护钢板,保护钢板由两块纵板和一块横板构成,保护钢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A块管片和K块管片的空腔底部内壁,下横向肋板一和下横向肋板二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锁骨套,锁骨套中心内壁固定连接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圆周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连接套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上横向肋板一和上横向肋板二底部外壁。
优选的:A块管片和K块管片外壁均由3厘米钢板焊接而成,上横向肋板一、纵向肋板一、下横向肋板一、上横向肋板二、纵向肋板二和下横向肋板二厚度均2为厘米,A块管片的空腔内部的油缸数量为三个,K块管片的空腔内部的油缸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的:纵向肋板一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下横向肋板一和上横向肋板一之间的间距均为70厘米,纵向肋板二之间的间距为20厘米,下横向肋板二和上横向肋板二之间的间距为70厘米,油缸的直径为10厘米。
进一步优选的:A块管片和K块管片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油管孔,A块管片周向外壁两侧设置有两个螺栓孔,纵向外壁两侧设置有三个螺栓孔,K块管片周向外壁两侧设置有两个螺栓孔,纵向外壁两侧设置有一个螺栓孔,五个A块管片和一个K块管片构成环状结构,且A块管片和K块管片的周向外壁均设置有一个安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