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能自适应水流方向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767.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F03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自适应 水流 方向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能自适应水流方向发电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固定设置有配合环。本发明当海底水流自浮力板一端流向叶轮一端时,水流带动位于浮力板一侧的受力板,受力板转动被第一挡块限位,使受力板处于竖直状态,进而水流对两组受力板起到一个挤压得作用力,使浮力板转动至顺水流的位置,也就是说,使浮力板和叶轮相互调整位置,水流则带动两组受力板处于水平状态,水流带动浮力板保持此时状态,叶轮恰好与水流的方向正对,使叶轮全方位与水流接触,通过上述结构效果,使叶轮能够适应全方位的水流方向,使叶轮旋转的效率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能自适应水流方向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海洋所蕴藏的能量发电,海洋的能量包括海水动能(包括海流能、波浪能等)、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所含能量、潮汐的能量等(见潮汐电站、海洋能电站),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
其中海流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几乎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装置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流能发电装置,由于深海区域内部水流流速低于浅海区域,进而海流发电装置适用于安装在浅海区域,以便于更大的水流速来产生电能。
现有技术中发电装置大多数都是直接固定安装在浅海区域的海床上,这样装置中的叶轮的朝向位置也会被固定,若是海底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发电装置的叶轮不能很好的在水流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导致叶轮旋转的效率降低,进一步的导致发电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能自适应水流方向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装置的叶轮不能很好的适应海底水流的方向,导致发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能自适应水流方向发电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固定设置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内侧活动连接有位于远离主体一端的叶轮,且配合环内部设置有与叶轮相配合的第一轴承;
所述套筒远离支撑臂一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浮力板,且浮力板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浮力板一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两组所述活动轴顶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浮力板一侧的受力板,所述浮力板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受力板相配合且位于受力板两侧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底水流自浮力板一端流向叶轮一端时,此时,水流带动位于浮力板一侧的受力板,受力板转动被第一挡块限位,使受力板处于竖直状态,进而水流对两组受力板起到一个挤压的作用力,此时,水流带动浮力板、套筒和叶轮进行转动,使浮力板转动至顺水流的位置,也就是说,使浮力板和叶轮相互调整位置,水流则带动两组受力板处于水平状态,水流带动浮力板保持此时状态,此时,叶轮恰好与水流的方向正对,使叶轮全方位与水流接触,通过上述结构效果,使叶轮能够适应全方位的水流方向,使叶轮旋转的效率更好,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叶轮发电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轮末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主锥齿轮,所述主体一端位于主锥齿轮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外侧设置有与主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传动轴相配合的发电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叶轮旋转时带动第一传动轴进行旋转,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主锥齿轮进行转动,主锥齿轮转动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轴与发电机组件相配合,起到发电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医药生物切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颗粒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