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调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3738.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贺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2322;B01F27/191;B01F25/51;B01F35/71;B01D36/02;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01420 重庆市綦江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调和 工艺 | ||
1.一种润滑油调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原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60~75份,石墨烯改进剂3~6份,润滑油增稠剂4~8份,复合剂2~4份,消泡剂2~3份,降凝剂5~8份;所述石墨烯改进剂中石墨烯与基础油的质量比为0.001%~0.1%,所述润滑油增稠剂中粘指剂干胶所占重量为10~25%;
S2:将基础油、石墨烯改进剂、润滑油增稠剂、复合剂、消泡剂和降凝剂注入到反应釜中,反应釜依次对上述原料进行脉冲调和搅拌调和,得到初级润滑油,所述脉冲调和和搅拌调和的总时间为1~2小时,其中搅拌调和所占时间比为70~85%;
S3:将S2得到的初级润滑油输送至加热罐,将初级润滑油加热至60~80℃;
S4:将S3加热后的初级润滑油依次通过袋式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所述袋式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0~75um,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15um;
S5:将S4过滤后的初级润滑油通过均质乳化泵处理后输送至缓冲罐内缓存,初级润滑油在均质乳化泵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狭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的综合作用,使多种原料彻底混合均匀得到高级润滑油;
S6:将S5中缓冲罐内的高级润滑油重新输送至反应釜,用高级润滑油替代S2中的多种原料,然后将S2~S5循环5~10次,得到成品润滑油;
S7:将S6步骤得到的成品润滑油从缓冲罐输送至热交换器,同时将下一次相同工艺中首次S2步骤得到的初级润滑油输送至热交换器,所述成品润滑油从热进口进入热交换器,所述初级润滑油从冷进口进入热交换器;
S8:所述成品润滑油和初级润滑油在热交换器内完成热量交换,然后成品润滑油从热交换器的热出口输送至成品罐保存,初级润滑油从热交换器的冷出口输送至S3步骤中的加热罐内;
所述S4中的袋式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袋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1a),所述过滤器本体(1a)顶部设有活动密封机构,所述过滤器本体(1a)内侧设有活动过滤组件,所述过滤器本体(1a)底部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活动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板(2a)、连接杆(3a)和螺纹竖杆(4a),所述密封盖板(2a)位于过滤器本体(1a)顶部,所述密封盖板(2a)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竖板(5a),所述过滤器本体(1a)顶部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6a),所述限位竖板(5a)和限位卡槽(6a)相匹配,所述限位竖板(5a)底部一侧设有固定竖板(7a),所述固定竖板(7a)与过滤器本体(1a)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竖板(7a)一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8a),所述限位竖板(5a)一侧设有螺旋钮(9a),所述螺旋钮(9a)贯穿限位竖板(5a)与螺纹孔(8a)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3a)位于密封盖板(2a)一侧,所述连接杆(3a)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0a),所述过滤器本体(1a)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11a),所述支撑横杆(11a)顶部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12a),两个所述限位凸块(12a)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连接杆(3a)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螺套(13a),所述密封盖板(2a)顶部设有活动圆板(14a),所述螺纹竖杆(4a)位于活动圆板(14a)顶部且与活动圆板(14a)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竖杆(4a)与固定螺套(13a)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竖杆(4a)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圆盘(15a);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环板(16a),所述支撑环板(16a)位于过滤器本体(1a)底部且与过滤器本体(1a)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板(16a)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竖杆(17a),所述支撑竖杆(17a)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竖杆(17a)呈圆周阵列分布;
所述精密过滤器:包括过滤箱(1b), 所述过滤箱(1b)右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过滤箱(1b)内部连通的出水管(19b),所述过滤箱(1b)后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过滤箱(1b)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0b),过滤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22b),过滤箱(1b)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b),所述保护罩(2b)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b);
所述过滤箱(1b)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转轴(4b),所述第一转轴(4b)嵌设在过滤箱(1b)顶部,所述第一转轴(4b)顶部延伸至过滤箱(1b)顶部外侧,所述第一转轴(4b)顶部固定套设有转杆(5b),所述转杆(5b)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一连杆(6b),两个所述第一连杆(6b)外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杆(7b),所述过滤箱(1b)顶部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杆(7b)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并延伸至过滤箱(1b)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杆(7b)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盒(8b),所述过滤盒(8b)底部固定嵌设有过滤网(17b);
所述第一转轴(4b)底部延伸至过滤箱(1b)内部,第一转轴(4b)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b),所述第一锥齿轮(9b)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10b),第一锥齿轮(9b)与第二锥齿轮(10b)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0b)内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转轴(11b),所述第二转轴(11b)两端均贯穿过滤盒(8b),第二转轴(11b)一端连接在过滤箱(1b)另一侧内壁,第二转轴(11b)另一端贯穿保护罩(2b),所述第二转轴(11b)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3b)输出端;
所述第二转轴(11b)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2b),所述第一皮带轮(12b)位于保护罩(2b)内部,所述过滤箱(1b)内部嵌设有第三转轴(13b),所述第三转轴(13b)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5b),第一皮带轮(12b)和第二皮带轮(15b)外侧均套设有皮带(21b),所述第一皮带轮(12b)与第二皮带轮(15b)通过皮带(21b)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3b)外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偏心轮(14b),两个所述偏心轮(14b)位于过滤盒(8b)底部;
所述第一转轴(4b)、第二转轴(11b)和第三转轴(13b)与过滤箱(1b)的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b)与两个第二连杆(7b)的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所述过滤箱(1b)内部固定嵌设有固定框(16b),所述固定框(16b)位于第三转轴(13b)底部,所述固定框(16b)内部嵌设有活性炭;
所述过滤盒(8b)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8b),所述过滤箱(1b)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块(18b)分别嵌设在两个滑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兆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7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