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前处理长效功能性复合材料及其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2839.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礼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90;D03D15/283;D03D15/50;D04B1/16;D04B2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处理 长效 功能 复合材料 及其 织物 | ||
本发明为一种纳米前处理长效功能性复合材料及其织物,其中,该复合材料能被应用于纺丝制程中,而经纺丝程序形成纺织纤维材料,且该纺织纤维材料能经加工程序后被制成该织物,又,该复合材料至少是由一金属功能材料与一塑性材料混合而成,该金属功能材料占该复合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8%至22%,该塑性材料则占该复合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78%至82%,且该金属功能材料至少包含纳米铂粒子、纳米银粒子、纳米氧化锌粒子与远红外线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纳米前处理长效功能性复合材料及其织物,尤指一种将 金属功能材料与塑性材料,依预定的重量百分比,均匀混合制作成一复合 材料,又,该复合材料能被应用于纺丝制程,且经纺丝程序被抽丝成复数 条纺织纤维材料,并对该等纺织纤维材料执行加工程序(如:编织处理或 针轧机械、梳理机械处理等…加工程序)后形成该织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制机材料、技艺的进步,纺织机械的精密程度与织造能 力亦日益精巧,不但提高了织物(包括利用编织机械制成的编织布或利用针 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制成的不织布(non-woven fabric,non-woven cloth),又称 无纺布)成品的产量与质量,更突破了织物设计上限制与拘束,使得织物结 构不仅益趋完善,并透过对各种织物结构的设计,可生产出具备各种特性 的织物成品,使得织物成品不再局限于使用在服饰或装饰等用途,而可扩 大其应用范围到其他各种领域,诸如包装布、一般工业用布、建筑施工用 布,或甚至使用于汽车及汽船的外壳等,甚至是扩展到医学等特殊领域, 由此可知,织物不仅只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品,在其他 场合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在各类特殊的领域内崭露头角,成为不可 或缺的关键技术。
对于一般人来说,织物的普遍用途大多是使用于衣物上,而随着生活 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衣物的要求亦转趋严格与繁多,而不再只局限于基本 的遮寒蔽体,因此,为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诸多业者纷纷研发出各种功 能衣(或称机能衣),如:防水、排汗、抗菌、除臭、阻燃、蓄热保温(远 红外线)、抗紫外线、防电磁波…等,期能通过创造高附加价值的穿著产 品而建立市场优势。目前,功能衣的生产方式普遍采用后处理加工技术, 即业者会利用浸置、涂置…等处理,将不同的功能剂附着于纤维材料(如: 棉织物)上;之后,再透过低温等离子照射、干燥热处理…等程序,令各 该功能剂牢固地浸入纤维材料内或粘附于纤维材料表面,使得该纤维材料 所制成的产品能发挥出预期效果。
举例而言,有业者会将干净的纤维放入纳米银粒子悬浮液(即,功能剂) 中浸渍,且加压使纳米银粒子悬浮液均匀地吸收到纤维内,再压除过多的 液体,最后进行干燥程序,使纳米银粒子固定于纤维上,以制作出具有抗 菌效果的产品(如:贴身衣物、医疗用的床单被套、止血纱布...等);或者, 有业者会将远红外线颗粒混合至黏合剂(如:改性丙烯酸类白色乳液)中, 再研磨成细度(fineness)小于0.5微米(μm)的涂料后,将其印涂于织物上, 并经高温处理,便能形成具有远红外线功能的产品;或者,有业者会将木 糖醇(Xylitol)混合于黏着剂中,再依序经过浸渍、压吸与烘焙加工,附着 于织物上,以通过木糖醇吸水后连带产生的吸热反应,形成具有降温凉感 的产品;或者,有业者会先制出咖啡多元醇,以合成出聚胺酯分散液后, 再将聚胺酯分散液涂布于织物表面,接着,经过烘干程序后,便能形成具 有防水透气效果的产品;或者,有业者会将沸石(zeolite)研磨成纳米颗粒 (200nm)后,再涂布于棉布与聚酯布料表面,以通过沸石所具有的多孔性 结构,将紫外线散射至空间中,以形成能阻隔紫外线的产品;或者,有业 者会将20nm~100nm的氧化锌(ZnO)粒子与聚苯乙烯(Polystyrene)混合成乳 胶后,再透过含浸涂布方式,将氧化锌粒子固定于棉织物上,以形成高防 晒系数(UPF)的产品。
然而,发明人发现,前述产品的功能剂都是额外加工于纤维材料上, 因此,经过洗涤与摩擦后,该功能剂极易逐渐地自纤维材料表面脱落,造 成产品失去业者所要求的功能(如:远红外线、防水透气、阻隔紫外线… 等),不仅衍生出功能衣效果持久性不佳的问题,更令消费者因此而感受 到不良的使用经验,故,如何有效解决前述问题,以提供一功能性更加稳 定且持久的织物产品,即成为本发明的一重要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礼,未经张文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