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2778.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田虎;吴运韬;沈运哲;王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A61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履带式 轮椅 | ||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包括行走机构、承载机构和调整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和能够驱动履带实现行走功能的行走部件,承载机构包括底座、坐垫、靠背、扶手和翻转踏板,调整机构包括翻转液压缸和翻转支架,行进过程中,履带轮实现稳定的通过性能,减震器配合前置大轮径从动轮提高接触角度实现阶梯地形的通过能力,翻转液压缸配合翻转支架调整底座重心实现姿态稳定。本发明通过选用三角履带式轮组和电机控制,辅以弹簧减震机构解决了自动轮椅多地形尤其是阶梯地形的通过性难题,翻转踏板与翻转液压缸相结合,使得行驶过程中驾驶人的重心保持水平,具有安全舒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已成为行动不便的高龄群体、残障人士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但传统轮椅不能解决复杂地形尤其是阶梯道路通过性差的难题,且传统的造型及互动模式带来的使用体验并不理想。
本发明通过选用三角履带式轮组和电机控制,辅以弹簧减震机构解决了自动轮椅多地形尤其是阶梯地形的通过性难题。工程网面座椅、触摸操作装置使得使用的舒适性和交互的便捷性大大提高。支承部件、轮组结构的合理优化让产品具有材料成本适中,绿色节能美观的特点。
目前来说,市面上已经实现的通过自动装置来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后置折叠履带式电动轮椅,实现了楼梯攀爬的功能,平地行驶时将履带向靠背折叠,依靠滚轮行走,有着灵活小巧的优势。但是,此类装置在攀爬时驾驶者背靠楼梯,需有人从旁辅助牵引,无法实现完全的自主操控。二是下置伸缩顶杆式电动轮椅,滚轮下方的顶杆通过前后摆动以及上下伸缩的配合实现阶梯攀爬功能,实现了完全的单人操控,但是行驶较为缓慢,对于楼梯类型的选择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轮椅无法实现完全自主化操控攀爬阶梯,同时还要保持较高通过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和能够驱动履带实现行走功能的行走部件;
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履带之间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坐垫,分别与底座、坐垫相连的靠背,设置在坐垫两侧的两个扶手,设置在底座前部的翻转踏板。
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履带之间的翻转支架,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翻转支架相连的翻转液压缸,设置在底座两端的曲柄机构。
优选的,所述行走部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两个主动轮,与主动轮相连的一对主动轮支架,设置在主动轮支架前端下侧的两对前置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支架后端下侧的两对后置从动轮,与前置从动轮和后置从动轮分别相连的两对从动轮支架,与从动轮相连的四个从动轮轴,与主动轮支架、从动轮轴分别相连的减震器,两个所述主动轮均连接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后部设有锂电池和充电口,前部设有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扶手下方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扶手上方接触位置设有触摸屏和按钮。
优选的,所述底座整体呈L形,前后设有一定弧度,且保证一定的离地高度使得在正负七十度的倾斜角范围内底座不会与地面触碰。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前置从动轮、后置从动轮采用一体镂空设计,所述前置从动轮大于后置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位于前置从动轮之间,所述主动轮支架采用一体成型三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坐垫、靠背分别与底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曲柄机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主动轮支架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
- 下一篇:一种荞麦红稗面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