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外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267.1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车敏;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倩;钱慰民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外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体,包括尾端的第一开口和插接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进线,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同对配连接器外壳体形成插接关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的操作面上设有锁扣弹臂,所述锁扣弹臂包括靠近所述插接端的锁紧段和远离所述插接端的解锁段,所述锁扣弹臂通过支撑结构定位于所述外壳体上,并可在施于所述解锁段的外力作用下产生使锁紧段抬升的弹性变形,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通过多个连接部和所述锁扣弹臂形成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体,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外壳体,这种外壳体所具有的锁扣结构使其和对配的连接器的外壳体接插后,具有增强的保持力。
背景技术
电子接插件被广泛地用于包括交通工具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中,用于建立电力连接和信号连接。电子接插件通常包括插头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体,外壳体内可安装电连接端子结构,外壳体的尾端用于进线,外壳体的插接端则用于和对配连接器的外壳体插接。对配连接器可以是插座连接器,例如安装在板上的板端插座连接器,或者安装在另一线束末端的线端插座连接器。
通常,在插头连接器的外壳体上设有可弹性变形的锁扣结构,当插座连接器的外壳体与插头连接器的外壳体插接在一起时,插头连接器上的锁扣结构与插座连接器上的对应结构可形成物理干涉,从而使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锁定在一起。在需要解除锁定时,通过按压等操作使锁扣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从而解除物理干涉。图4A示出一种技术上可行的插头连接器的外壳体,其具有可弹性变形的锁扣结构500。图4B示出另一种技术上可行的插头连接器的外壳体,其具有另一形式的可弹性变形的锁扣结构600。
无论是锁扣结构500,还是锁扣结构600,都会在足够大的拉拔力作用下最终变形,导致插头连接器和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锁定被解除。连接器在锁定解除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拔力可被表征为保持力。
可以理解的是,小型化的连接器更容易面临保持力方面的挑战,因此,希望有一种具有增强保持力的连接器外壳体设计来应对这样的挑战。此外,二次锁配件可被用于增强连接器的保持力,但某些场合下,希望减少二次锁配件的使用,单纯依靠主锁扣来提供足够的保持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器外壳体,其具有新颖的锁扣结构,这种锁扣结构相比于已有的设计,能够实现更高的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器外壳体,包括尾端的第一开口和插接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进线,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同对配连接器外壳体形成插接关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的操作面上设有锁扣弹臂,所述锁扣弹臂包括靠近所述插接端的锁紧段和远离所述插接端的解锁段,所述锁扣弹臂通过支撑结构定位于所述外壳体上,并可在施于所述解锁段的外力作用下产生使锁紧段抬升的弹性变形,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通过多个连接部和所述锁扣弹臂形成连接。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支撑结构在同所述锁扣弹臂相连的一端包括多个支脚,每个支脚分别连接到所述锁扣弹臂。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多个支脚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以不同的角度延伸并连接到所述锁扣弹臂。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支撑结构的纵截面包括主弧段,所述主弧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操作面,另一端形成第一支脚,所述支撑结构的纵截面还包括自所述主弧段分叉而出的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分别连接到所述锁扣弹臂。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第二支脚从所述主弧段的内侧分叉而出。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锁扣弹臂的锁紧臂的末端设有卡鼻结构,用于和对配连接器外壳体上的对应卡接结构配合以实现锁定。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对配连接器的外壳体上的对应卡接结构是挂台结构。
上述连接器外壳体中,所述卡鼻结构和所述挂台结构之间的锁定可通过对所述解锁臂施加的外力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翘真空干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