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0643.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朱振才;姚晔;胡海鹰;何涛;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41/08;H04L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地面 综合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测试设备和遥测监视终端,其中:在测试过程中,所述遥测监视终端发送遥控指令,在所述测试设备的支持下,卫星根据该遥控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卫星遥测采集到的有效载荷数据及遥测数据也在所述测试设备的支持下传输给所述遥测监视终端;所述遥测监视终端接收并监视有效载荷数据及遥测数据;遥测监视终端包括多个配置模块,多个配置模块分别对多个测试设备进行自动化配置,以实现测试项目全覆盖;遥测监视终端的多个配置模块分别对多个测试设备进行自动化配置,以在其他地面测试系统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主要负责有效载荷数据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传输。由于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是在轨卫星与地面进行数据交换的唯一途径,所以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此,在卫星发射之前,要依赖地面测试系统对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测试指标多样,测试流程复杂,因此需要地面测试设备能够满足差异化的测试需求。另外,随着遥感卫星星上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使得载荷有效数据量大量增长,要求星上进行多通道、高速率下行数据传输。为了验证星上的高速数据流传输正确性,需要进行下行数据流传输测试。
地面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和测试计算机(含测试终端、遥控终端和测试服务器),所述测试设备与测试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在测试过程中,遥控终端发送遥控指令,在测试设备的支持下,卫星根据该遥控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卫星遥测采集到的数据也在测试设备的支持下传输给测试终端,测试终端接收并监视这些遥测数据。电测过程中测试服务器完成测试数据处理、转发和存储等操作。
根据星载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有线、无线测试情况,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状态不同。有线状态下,卫星设备与地面测试设备均可处在距离较近的测试间,因此可以直接对地面测试设备操作,不对地面测试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而在无线状态下,地面设备与星上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为提高测试效率,需要动态配置测试系统。
为了满足商业化卫星批量生产,并行测试的要求,则需要设计集成化的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传统的针对数传系统的地面测试设备只能满足数传系统的基本测试需求,且只能进行单通道测试,大多采购自国外,成本高昂,且技术服务不及时,并且由于技术保护等原因,难以对功能进行本地化修改来满足差异化的测试要求,因此导致测试效率不高,同时测试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商业卫星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卫星数据传输的地面综合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测试设备和遥测监视终端,其中:
在测试过程中,所述遥测监视终端发送遥控指令,在所述测试设备的支持下,卫星根据该遥控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
卫星遥测采集到的有效载荷数据及遥测数据也在所述测试设备的支持下传输给所述遥测监视终端;
所述遥测监视终端接收并监视有效载荷数据及遥测数据;
遥测监视终端包括多个配置模块,多个配置模块分别对多个测试设备进行自动化配置,以实现测试项目全覆盖;
遥测监视终端的多个配置模块分别对多个测试设备进行自动化配置,以在其他地面测试系统扩展。
可选的,在所述的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中,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与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遥测监视终端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中,根据不同测试项目需求,使用不同的测试设备配置软件,在同一终端配置各硬件设备的参数,以使地面进行动态系统连接和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