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3117.6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潮菲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6 | 分类号: | F16M11/26;B08B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身高 可以 自动 调节 高度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该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描仪,所述扫描仪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通过镜头检测不到脸部信息,从而使传感器带动转轴在底座中进行旋转,通过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的配合使用,再通过磁极间的配合使用,带动推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伸缩柱带动扫描仪上下移动,达到了自动调节高度的效果,通过推动杆与传动杆的配合使用,带动半齿轮进行来回旋转,从而使气囊中的气体喷出,达到了防止镜头遮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者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传统的人脸识别装置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导致在识别时不能及时检测到面部信息,从而影响识别的效率,并且在识别装置的镜头表面容易吸附灰尘,导致镜头无法识别脸部特征。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镜头检测不到脸部信息,从而使传感器带动转轴在底座中进行旋转,通过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旋转盘带动磁极进行转动,通过磁极间的配合使用,带动推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伸缩柱带动扫描仪上下移动,达到了自动调节高度的效果,通过推动杆与传动杆的配合使用,带动半齿轮进行来回旋转,从而使气囊中的气体喷出,达到了防止镜头遮挡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描仪,所述扫描仪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一号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磁极,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靠近扫描仪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扫描仪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内部弹性连接有挤压杆,所述镜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伸缩柱位于底座顶部与扫描仪底部正中心的位置,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内部正中心的位置,通过检测不到面部信息,从而使转轴在底座内部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一号锥齿轮的数量有三个,且其中有两个一号锥齿轮对称分布在另一个一号锥齿轮的底部,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一号锥齿轮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二号锥齿轮的数量有两个,且二号锥齿轮位于旋转盘的圆心,通过一号锥齿轮的旋转带动导杆进行转动,从而使二号锥齿轮带动旋转盘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磁极均匀分布在旋转盘的外围,且相斥的磁极交叉分布,所述推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磁极,通过旋转盘与磁极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推动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对称分布在扫描仪的内部,所述齿牙与半齿轮相互啮合,通过推动杆的移动带动传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半齿轮在扫描仪的内部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与气囊的数量相同,且挤压杆均匀分布在半齿轮的内部,通过半齿轮的旋转带动其内部的挤压杆对气囊产生挤压,从而使气囊中的气体喷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身高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潮菲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潮菲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