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自动化可调节安全防护车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2572.4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强;马举;简筝;毛文杰;方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0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自动化 调节 安全 防护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自动化可调节安全防护车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可调节高度撑杆、减震器、柔性防护顶棚、动力装置、车轮、后轮缓冲器、动力连接杆、U型钢架、方向转换器、可调节长度横杆、U型钢架固定杆、液压车架、螺纹旋钮、导线、控制器和动力装置固定体。本发明采用节点连接式的结构,不占用大量工作空间,大大节省矿山的安全防护成本,并且结合大功率电机与齿轮传动结构,为整个装置赋予了能够自由移动的动力,同时,本安全防护车配备了全地形液压车架,能够通过调节杆件上的螺纹旋钮来进行防护车大小的调节,同时液压支撑杆能够进行自由伸缩活动,保证了此防护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井下的复杂路况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井下钻采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自动化可调节安全防护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冒顶片帮事故是井下高发性安全事故之一,特别是在逐步迈向深部采矿以后,高地应力的环境让顶部岩石更加破碎,在井下掘进过程中,钻孔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极易导致岩体内部的裂隙进一步延伸发展,岩石发生离层现象,在持续振动的作用下,与上部岩体发生脱离,从而演变成冒顶片帮事故。这一施工技术大大增加了井下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井下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而需要对这一情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防范,避免意外的发生,给矿山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目前在防范钻爆施工过程中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利CN208010373U防冒顶安全棚;专利CN104060028A一种安全棚;专利CN211060759一种矿石爆破用安全棚;专利CN109026087A一种简易型煤矿防冒顶装置。上述研究成果虽然可以对矿山井下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但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上述防护装置均需要采用大量金属材料进行组装完成,整个装置耗费成本高且占据大量工作空间;(2)上述装置无法实现自由移动,若需更换工作地点,则需重新进行拆装组合,耗时费力;(3)上述装置并没有对矿山凿岩爆破这一技术工作进行针对性的防护,需要对此类现象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进行自由移动,适应环境能力强、组装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对矿山凿岩爆破工作进行针对性防护的防冒顶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自动化可调节安全防护车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克服现有的矿山井下安全棚等防护装置无法进行自由移动,适应环境能力差、装置耗费成本高且占据大量工作空间以及拆装耗时费力等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井下自动化可调节安全防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高度撑杆、可调节长度横杆、减震器、柔性防护顶棚、动力装置、车轮、后轮缓冲器、动力连接杆、U型钢架、U型钢架固定杆、液压车架、螺纹旋钮、导线、控制器和动力装置固定体,其中,相向设置的可调节长度横杆和相向设置的U型钢架固定杆构成防护车的底盘骨架结构,可调节高度撑杆安设于底盘骨架结构上,柔性防护顶棚固定于可调节高度撑杆上端部,U型钢架固定于U型钢架固定杆上,所述后轮缓冲器通过螺母固定于一侧U型钢架的下端,所述动力装置主要包括大功率电机、齿轮和壳体,壳体一端与动力连接杆活动连接,动力连接杆可在壳体中自由转动,另一端通过动力装置固定体固定于上部U型钢架上,所述动力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后轮缓冲器相连,并在动力连接杆两端安装后车轮,所述动力连接杆在中部设置有固定齿轮,与大功率电机端部的齿轮相配合,当电机转动时,带动动力连接杆转动,所述液压车架固定于动力装置相对侧的U型钢架上,所述液压车架包括方向转换器、液压支撑杆和车轮固定架,在两侧的方向转换器上安装前车轮。
进一步地,其中大功率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相连,控制器设置有前进、关闭和后退档位,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安全防护车的移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