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201.6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巧荣;李亚军;陈涛;林峰;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23/046;G01N23/083;G01N23/18;G01N30/20;G01N30/06;F27D7/0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实时 扫描 温热 解煤岩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包括基座(1)、试验台(2)、CT扫描机(5)、探测板(6)、温控装置(7)、质量流量控制器(8)、气瓶(9)、支撑柱(11)、三通阀(12)、气相色谱仪(13)和控制系统,所述CT扫描机(5)、试验台(2)和探测板(6)分别设置在基座(1)顶面前中后侧,所述温控装置(7)、质量流量控制器(8)、气瓶(9)和气相色谱仪(13)均设置在基座(1)的一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三轴移动架(3)和气氛炉(4),所述三轴移动架(3)设置在基座(1)的一旁,所述气氛炉(4)设置在三轴移动架(3)的固定支架上,所述气氛炉(4)的加热炉丝(4.2)和温度传感器(4.4)外接温控装置(7),所述气瓶(9)的出气口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进气口,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8)出气口连接气氛炉(4)的进气管(4.5),所述气氛炉(4)的排气管(4.7)连接三通阀(12),所述三通阀(12)的一个出口连接气相色谱仪(13),另一个出口通向大气,所述支撑柱(11)设置在气氛炉(4)的腔体中,所述控制系统与CT扫描机(5)、探测板(6)、温控装置(7)、质量流量控制器(8)、三通阀(12)和气相色谱仪(1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炉(4)包括气氛炉炉体(4.1)、加热炉丝(4.2)、保温体(4.3)、温度传感器(4.4)和密封装置(4.6),所述气氛炉炉体(4.1)为圆筒状结构,包括外筒和内筒且内筒的高度大于外筒的高度,所述保温体(4.3)设置在气氛炉炉体(4.1)的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气氛炉炉体(4.1)的内筒中部设有若干圈螺旋凹槽,所述加热炉丝(4.2)设置在内筒的螺旋凹槽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4)穿过内筒上端的顶盖伸入到气氛炉炉体(4.1)的空腔中且超出内筒侧壁上设置的进气管(4.5),所述密封装置(4.6)设置在气氛炉炉体(4.1)的底面上,所述密封装置(4.6)的底面上设有排气管(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4.6)包括两个半圆形密封外壳(4.6.1)、两个第一滑块(4.6.2)、两个第二滑块(4.6.3)、两个耐高温电动推杆(4.6.4)和第一耐高温密封条(4.6.5),所述半圆形密封外壳(4.6.1)的圆弧边缘设有凸台,直线边中间设有半圆形支撑柱孔(4.6.7),所述两个第二滑块(4.6.3)通过螺栓对称设置在气氛炉炉体(4.1)底面的中间,所述第二滑块(4.6.3)的底面设有滑槽,所述两个第一滑块(4.6.2)通过螺栓对称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密封外壳(4.6.1)顶面的中间,所述第一滑块(4.6.2)的顶面设有滑轨,所述两个第一滑块(4.6.2)和两个第二滑块(4.6.3)通过滑轨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耐高温密封条(4.6.5)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密封外壳(4.6.1)的边缘凸台顶部且第一耐高温密封条(4.6.5)与气氛炉炉体(4.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两个耐高温电动推杆(4.6.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块(4.6.3)两边的气氛炉炉体(4.1)底面且耐高温电动推杆(4.6.4)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4.6.2)连接,所述两个密封外壳(4.6.1)的直线边缘和支撑柱孔(4.6.7)边缘均设有第二耐高温密封条(4.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2)的顶面上设有三角爪(2.1),所述三角爪(2.1)将支撑柱(11)的下端固定在试验台(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移动架(3)朝向气氛炉(4)的侧面上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T实时扫描的高温热解煤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丝(4.2)采用碳纤维、铁铬铝电热丝或者镍铬电热丝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