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2004.4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润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8 | 代理人: | 李磊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透析 固定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涉及到透析管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固腰装置,两个固腰装置相对应的一侧通过同一个弹性紧固装置相固定连接,两个固腰装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束缚肩膀的固定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靠近固定伸缩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弹性板,固定板的一侧位于两个弹性板之间内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圆盘槽,圆盘槽内设有固定安装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通过伸缩连接管转动安装有固定盖。本发明通过固定装置和两个固腰装置对透析管进行防护,能确保透析管不会与衣物等物件发生触碰,可避免透析管与肉体的缝合处出现裂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析管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而腹膜透析通过腹膜透析管的末深入端腹中,腹膜透析管的首端是裸露在腹外,用于与外管或腹膜透析液相连通,腹膜透析每天都需要进行多次透析作业。
现有技术中,透析管通过缝合与肉体固定在一起,而每天多次透析容易触碰到或牵拉到腹膜透析管,从而导致腹膜透析管发生移位并会使肉体的缝合出现伤口,患者走动的时,会导致腹膜透析管与衣物等物件发生触碰,容易导致腹膜透析管与肉体的缝合处出现裂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通过两个固腰装置的设置,可使固腰装置卡在人体的两侧,避免固定装置发生左右位移,通过弹性紧固装置的设置,确保固定装置和两个固腰装置能紧贴在人体上,通过两个固定伸缩装置的设置,确保对于不同身高的人都能进行适当的调节固定装置的上下位置;通过弹性板的设置,确保弹性板紧贴在人体上能提高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固定板对皮肤产生磨损;确保通过活动装置和伸缩连接管的设置,确保透析管的一端固定在腹部内,而活动装置和伸缩连接管受到位移时,透析管不受影响,防止透析管受到触碰或牵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固腰装置,两个所述固腰装置相对应的一侧通过同一个弹性紧固装置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腰装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束缚肩膀的固定伸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靠近所述固定伸缩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弹性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位于两个弹性板之间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圆盘槽,所述圆盘槽内设有固定安装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通过伸缩连接管转动安装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透析管并与所述伸缩连接管相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两个固腰装置的设置,可使固腰装置卡在人体的两侧,避免固定装置发生左右位移,通过弹性紧固装置的设置,确保固定装置和两个固腰装置能紧贴在人体上,通过两个固定伸缩装置的设置,确保对于不同身高的人都能进行适当的调节固定装置的上下位置;通过弹性板的设置,确保弹性板紧贴在人体上能提高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固定板对皮肤产生磨损;确保通过活动装置和伸缩连接管的设置,确保透析管的一端固定在腹部内,而活动装置和伸缩连接管受到位移时,透析管不受影响,防止透析管受到触碰或牵拉。
优选的,所述活动装置包括活动盘,所述活动盘位于所述圆盘槽内,所述活动盘的圆周壁通过若干弹性件与所述圆盘槽的圆周壁固定,所述活动盘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并螺接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并固定安装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帽,所述转动帽位于通槽内,所述固定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手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