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固废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1870.1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温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5F17/70;C05G1/00;F23G5/02;F23G5/027;F23G5/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离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固废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S2、粉碎、压缩:分别将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粉碎,粉碎3‑6次,并进行压缩,持续压缩15‑25min;S3、湿垃圾处理:将湿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S31、挖取深度1‑5m的深坑,并在深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将湿垃圾铺设在秸秆上,铺设厚度在0.5m‑1m,S32、取3‑8Kg的生石灰,本发明的设计,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方便后期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垃圾分类处理,不但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还能够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再次进行焚烧利用,进而能够有效减少其危害、降低焚烧成本和降低污染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固废分离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根据按来源将其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五类。其中城市固体废物又称为城市垃圾;随城镇居民的城市垃圾中的有机成分、果蔬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占生活垃圾的比例较高,给当前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与处理处置带来了巨大压力。
传统的垃圾处理普遍采用焚烧或是粉碎再利用,焚烧方法直接对垃圾进行统一焚烧处理,处理速度快,但是对空气污染极为严重,且在对垃圾处理过程中无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固体废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固废分离回收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固废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
S2、粉碎、压缩:分别将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粉碎,粉碎3-6次,并进行压缩,持续压缩15-25min;
S3、湿垃圾处理:将湿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
S31、挖取深度1-5m的深坑,并在深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将湿垃圾铺设在秸秆上,铺设厚度在0.5m-1m;
S32、取3-8Kg的生石灰,然后将生石灰投入到研磨机内,将其研磨10-20min制得煤炭粉,煤炭粉研磨完毕之后倒入35-50Kg的水进行搅拌,生成石灰水;
S33、将S32中制得的石灰水泼在S31中铺设好的湿垃圾上,并盖上一层土,进行发酵,一般发酵温度56℃以上,发酵5-10天,当发酵温度为50~60℃时,持续发酵10-15天即可;
S4、干垃圾处理:对干垃圾再次分类、焚烧;
S41、干垃圾中包含: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将干垃圾中的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绝大多数的干垃圾均可分类回收后加以利用;
S42、将不可回收的干垃圾进行焚烧,焚化干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暖;
S5、有害垃圾处理:通过热解将有害垃圾无害化;
S51、将有害垃圾投放至热解炉中,通过抽气泵将反应室中氧气抽取,使反应室炉处于无氧或缺氧条件,抽气泵抽取20-30min;
S52、对热解炉进行加热,使反应室炉温度保持在500-1000℃,使之分解为气、固两类稳定产物,固体垃圾主要是灰粉、矿物质及碳化物,经过冷却清洗,固体垃圾中的各种金属将被分离出来,由此产生的焦炭也可被重复利用,其中的热气可凝结部分将被转化为油脂,而剩余热气则将被用于对炉壁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S31中,挖坑前检测土壤的酸碱性,碱性土壤地区则不用泼石灰水,且挖取坑深度在2m,并在深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将湿垃圾铺设在秸秆上,铺设厚度在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温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温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